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成殿的意思、大成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成殿的解釋

孔子 廟大殿名。《宋史·禮志八》:“ 崇寧 初……詔辟廱 文宣王殿 以‘大成’為名。” 文宣王 , 孔子 的封號。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 金聖歎 ﹞見三學弟子員,結隊而過,詰以何事,衆曰:‘主司鬻孝廉,吾等将舁 孔子 出,易移財神入 大成殿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成殿是中國傳統禮制建築的核心稱謂,特指孔廟(文廟)中供奉儒家至聖先師孔子的主殿。其名稱與内涵承載着深厚的文化意義:

一、詞源釋義

“大成”源于《孟子·萬章下》對孔子的評價:“孔子之謂集大成”,意指孔子集古聖先賢思想之大成。漢代史學家趙岐注:“孔子集先聖之大道,以成己之聖德”,進一步強化了其文化象征。《漢語大詞典》釋“大成”為“學問、事業上的大成就”,引申為對孔子思想體系的最高推崇。

二、建築功能與形制

作為孔廟的核心建築,大成殿專用于祭祀孔子及儒家賢哲。其建築形制遵循最高禮制等級:

三、曆史演變與定制

“大成殿”之名始于宋代崇甯三年(1104年),宋徽宗據《孟子》典故下诏改稱文廟主殿為“大成殿”,并親書匾額。這一制度為後世沿襲,明清時期成為全國文廟的統一規範。現存著名大成殿包括:

四、文化符號意義

大成殿超越物理空間,成為儒家文化的象征載體:


參考資料

  1. 《孟子·萬章下》(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大成"條目
  3. 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曲阜孔廟建築》,文物出版社,1987年
  4.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官網:建築曆史沿革
  5. 雍正《欽定國子監志》卷四·廟制篇(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網絡擴展解釋

“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核心場所,也是孔廟的正殿。其名稱與内涵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詞義與名稱由來

  1. 語義來源
    “大成”取自《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意為孔子思想集古聖賢思想之大成。宋徽宗趙佶于崇甯三年(1104年)下诏将原“文宣王殿”更名為“大成殿”,以彰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地位。

  2. 文化象征
    “大成”也指古樂演奏至九成而終,比喻孔子學說體系完整、影響深遠,故後世尊稱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


二、建築地位與特點

  1. 核心功能
    大成殿是孔廟主體建築,專用于祭祀孔子,曆代帝王通過祭祀活動強化儒家思想的教化作用。

  2. 建築規格

    • 規模:現存曲阜孔廟大成殿為清代雍正年間重建,高24.8米,闊45.8米,深24.9米,重檐九脊,黃瓦飛甍,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泰安岱廟天贶殿并稱“東方三大殿”。
    • 裝飾:殿周環立28根明代石雕龍柱,以整石刻成,高6米,雕工精湛,象征皇權與儒家文化的結合。

三、曆史演變


四、分布與文化意義

除曲阜孔廟外,全國多地文廟均設大成殿,如蘇州文廟(南宋重建)、山西夏縣文廟(明代建築)等。這些建築不僅是祭祀場所,更是儒家文化傳承和古代建築技藝的實物見證。

“大成殿”既是建築實體,也是儒家思想與古代禮制的象征,承載着文化認同與曆史記憶。

别人正在浏覽...

百折不移長旓察失稱貸遲澀赤縣俶詭出水芙蓉等身圖都郵反己奉畜氛氣佛印鬼錢猲狙紅女白婆後湖黃槿弧精家約戒勅靜素津壖計校濟衆捄世開剏兩難黎兜鍪六部盧浮宮煤爐媒人耐磨南離獰獝派遣莩甲牽徬愆悔漆桶底脫器性趣務壬人三乏梢馬聖喆甚娘雙季稻思理宿場陶子甜浄天之天溫雅無萬大千顯用痫證消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