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鐘毀棄的意思、黃鐘毀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鐘毀棄的解釋

比喻賢才不用。《楚辭·蔔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朱熹 集注:“黃鐘,謂鐘之律中黃鐘者,器極大而聲最閎也。瓦釜,無聲之物。雷鳴,謂妖怪而作聲如雷鳴也。”亦作“ 黃鐘長棄 ”、“ 黃鐘毀棄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葉生》:“公一日謂生曰:‘君出餘緒,遂使孺子成名。然黃鐘長棄奈何!’”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下:“噫,鼠輩鴟張,其若是哉。黃鐘毀棄,瓦缶雷鳴,蠢茲麼麼,毒害乃爾!”亦省稱“ 黃鐘毀 ”。 郭沫若 《蜩螗集·詠史》:“雷鳴瓦釜黃鐘毀,做到黃鐘願亦償。”


見“ 黃鐘毀棄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黃鐘毀棄”是一個漢語成語,源自戰國時期屈原的《楚辭·蔔居》,常用來比喻賢才不被重用或正音遭到摒棄。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背景


用法與示例

  1. 語法功能:
    主謂式結構,多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2. 例句:
    • “明朝末年,黃鐘毀棄,小人當道,亡國是必然的結果。”
    • 可用于批評用人不公或價值混亂的語境,如“企業若黃鐘毀棄,人才流失将難以避免”。

相關擴展


“黃鐘毀棄”不僅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成語,更承載了對社會現象的深刻批判。它提醒人們應重視人才、明辨是非,避免因價值錯位導緻資源浪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鐘毀棄

黃鐘毀棄是一個成語,形容某個場所或事物的破敗不堪,已經無法修複或挽回的狀态。例如,一個古老的建築被廢棄多年,荒草叢生,牆壁倒塌,這時就可以說它是黃鐘毀棄了。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鐘毀棄這個成語共有12個字,每個字的部首和筆畫如下:

來源和繁體

黃鐘毀棄最早出現在《左傳》,這是一本古代曆史文獻,記載了戰國時期的曆史事件。在《左傳》中,“黃鐘毀棄,鐘獨鳴不哀”一句,形容了一個國家的社會道德淪喪、人民與政府疏離的狀況。

在繁體字中,黃鐘毀棄的寫法為「黃鐘毀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黃鐘毀棄這個成語在古代的寫法略有變化,如「黃鐘悔棄」、「黃鍾棄去」等。

例句

1. 這個廢棄的宮殿已經黃鐘毀棄,幾乎成了廢墟。

2. 鎮上的老街因為多年的廢棄和缺乏維修,已經黃鐘毀棄,不再有往日的繁華。

3. 這座古城曾經繁盛一時,如今卻黃鐘毀棄,隻能依靠旅遊業勉強維持。

組詞

1. 黃花公車:指政府機關或公共部門因為誤用公款、************而腐敗堕落。

2. 心如灰敗:形容内心極度失望、絕望的狀态。

3. 馬革裹屍:指選擇勇敢犧牲,誓死保衛革命事業。

近義詞

近義詞:廢墟、破敗、殘缺、荒廢。

反義詞

反義詞:重修複興、葳蕤繁盛、振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