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鲛人的意思、鲛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鲛人的解釋

(1).神話傳說中的人魚。 楊慎 《升庵詩話·子書傳記語似詩者》《韓詩外傳》:“ 荊山 不貴玉,鮫人不貴珠。”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将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 唐 杜甫 《雨》詩之四:“神女花鈿落,鮫人織杼悲。” 端木蕻良 《女神》:“海的女神帶着鲛人和蜃女,在綠色的雲片裡嬉戲。”

(2).捕魚者,漁夫。 唐 杜甫 《阌鄉姜七少府設鲙戲贈長歌》:“饔人受魚鮫人手,洗魚磨刀魚眼紅。” 仇兆鳌 注:“鮫人,捕魚者。”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七:“﹝龍涎,﹞鮫人採之,以為至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鲛人是中國古代神話中一種人身魚尾的神秘生物,其形象與西方美人魚相似,但文化内涵更為豐富。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起源與形象 鲛人又名“泉客”,最早見于《山海經》《搜神記》等典籍。晉代幹寶記載:“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其外貌被描述為流線型身軀,下肢為魚尾,上肢有半透明皮質翼,女性柔美,男性背有角質鳍。

二、核心特征

  1. 泣淚成珠:鲛人哭泣時眼淚化為珍珠,李商隱詩句“滄海月明珠有淚”即化用此典故。
  2. 善織鲛绡:能紡織入水不濕的輕薄織物“鲛绡”,被視為珍寶。
  3. 鲛人油傳說:相傳其油脂可制長明燈,一滴可燃數日,秦始皇陵中或有用此油之燈。

三、文化意象 在文學中,鲛人常象征神秘與哀傷,如杜甫詩“鲛人潛不見”營造缥缈意境。唐代後,其形象逐漸與龍宮傳說融合,成為重寶報恩故事的常見元素。

四、其他含義 少數語境下也指代漁夫(《漢典》),或比喻遊泳高手(《查字典》),但神話含義更為人熟知。

注:不同典籍對鲛人習性有細節差異,如《山海經》稱其為“海洋守護者”,部分傳說提及族群繁衍方式,但核心特征高度統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鲛人:意義和來源

《鲛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鲛”和“人”。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具有魚類外貌的人,更具體地說,是指臉上有魚鰓、身上有鱗甲的人。這個詞經常在神話、傳說和文學作品中出現。

拆分部首和筆畫

“鲛”字由兩個部首組成,上面的部分是“魚”,下面的部分是“交”。在繁體字中,這個字的形狀稍微有些不同,但是部首沒有變化。“人”字是一個獨立的字,由“亻”部首和“大”字形構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繁體和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繁體字中,“鲛”字的字形有一些變化,是由兩個部首“魚”和“交”組成。“人”字的繁體寫法和現代簡化字相同。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鲛人”一詞的例句:

  1. 《聊齋志異》中有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鲛人與一個普通人相愛的故事。
  2. 他的臉上長着魚鰓,讓他看起來像一個鲛人。
  3. 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是一個鲛人,他在海中度過了他的一生。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以下是一些與“鲛人”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