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離開身體。《莊子·漁父》:“舉足愈數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 唐 張籍 《寄宋景》詩:“詔發官兵取亂臣,将軍弓箭不離身。”
(2).傳說中之國名。《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離身 、 反踵 之君, 髽首 貫胸 之長。” 李善 注:“《周書》曰:‘ 離身 、 染齒 之國,以龍角神龜為獻。’《爾雅》曰:‘北方有比肩人焉,疊食而疊望。’ 郭璞 曰:‘此即半體之人,人各有一目、一鼻、一孔、一臂、一腳,亦猶魚鼠之相合爾。’” 張銑 注:“ 離身 、 反踵 、 髽首 、 貫胷 ,四海國名。”
“離身”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某物或某種狀态與身體分離。
出處與例句:
見于古籍記載的虛構國度,可能與古代神話或異域傳說相關。
文獻記載:
《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提及“離身、反踵之君”,李善注引《周書》稱其為“半體之國”,居民身體結構奇特(如僅有一目、一臂等),類似《爾雅》中“比肩人”的描述。
補充說明:
離身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離開身體、身死,指人或者動植物失去生命的狀态。
離身的部首是⼈,總共有10畫。
離身最早出現在《爾雅》這本古代漢語字典中,後來逐漸被廣泛使用。
繁體字「離身」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在古時候,離身的寫法比較特殊。其上面有個小點,代表靈魂的離去。
1. 爺爺離身後,我們感到無比的悲傷。
2. 這隻小貓不幸離身了,我們要好好安葬它。
1. 離開
2. 身體
3. 離去
4. 靈魂
5. 安葬
1. 去世
2. 死亡
3. 辭世
4. 身故
1. 生存
2. 存在
3. 活着
4. 在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