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鹽入水的意思、撮鹽入水的詳細解釋
撮鹽入水的解釋
[perish promptly] 食鹽投入水中,立即消溶。比喻迅速消失,無影無蹤
有鬼有鬼,撮鹽入水。——明· 楊文奎《兒女團圓》
詳細解釋
(1).形容立刻消滅幹淨。 元 關漢卿 《窦娥冤》第四折:“[ 張驢兒 做怕科雲]有鬼有鬼,撮鹽入水, 太上老君 ,急急如律令,勅。”
(2).形容大而化之,什麼都不在乎。
詞語分解
- 撮的解釋 撮 ō 聚起,多指用簸箕狀的器具鏟起東西:撮成一堆。撮土。撮合。 取,摘取:撮要。 用手指捏取細碎的東西:撮藥。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一升的千分之一。 量詞:一撮米。 撮東西用的器具:撮子。撮箕。 撮
- 水的解釋 水 ǐ 一種無色、無臭、透明的液體:水稻。水滴石穿。水洩不通。 河流:漢水。湘水。 江河湖海的通稱。水庫。水利。水到渠成(喻條件成熟,事情就會順利完成)。水可載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 液汁:水筆。墨
網絡擴展解釋
“撮鹽入水”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uō yán rù shuǐ,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 迅速消失
字面指抓一把鹽放入水中,鹽立刻溶解消失,比喻事物或問題被快速解決或消散無蹤。
- 态度豁達
引申為形容人性格大而化之,對細節或困難不太在意,不拘小節。
二、出處與用法
- 出處:最早見于元代關漢卿《窦娥冤》第四折:“有鬼有鬼,撮鹽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 語法:可作謂語、定語,多用于描述事物迅速消失或人的豁達态度。
三、例句與近義詞
- 例句:
- “他的擔憂如同撮鹽入水,一聽到好消息便煙消雲散。”
- “張撇古性兒撮鹽入水,從不為瑣事煩心。”
- 近義詞:水中著鹽(比喻隱秘融合,不露痕迹)。
四、補充說明
成語的兩種解釋需結合語境區分。例如,描述問題快速解決時側重“消失”之義,而形容性格時則強調“豁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撮鹽入水》是什麼意思
《撮鹽入水》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将鹽撒入水中。這個成語比喻事情已經發生,無法挽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撮鹽入水》的部首是手,有6個筆畫。
來源
《撮鹽入水》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刺客列傳》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有一個人在向秦王嬴政示威,他把一把撮滿鹽的袋子扔進了秦王的飲水中,表示他不怕秦王的威脅。這個故事後來成為了成語《撮鹽入水》,用以比喻已經無法挽回的事情。
繁體
《撮鹽入水》(繁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
《撮鹽入水》(古時候漢字寫法)
例句
他的一些錯誤舉動就像是《撮鹽入水》,已經無法挽回了。
組詞
鹽水、入水、撮鹽
近義詞
铤而走險、無可挽回
反義詞
化險為夷、挽回局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