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鳳诏的意思、鳳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鳳诏的解釋

即诏書。 晉 陸翽 《邺中記》:“ 石季龍 與皇後在觀上,為詔書五色紙,著鳳口中,鳳既銜詔,侍人放數百丈緋繩,轆轤回轉,鳳凰飛下,謂之鳳詔。鳳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畫,腳皆用金。” 唐 李商隱 《夢令狐學士》詩:“右 銀臺 路雪三尺,鳳詔裁成當直歸。” 元 陳樵 《送李仲積北上》詩:“峩峩 黃金臺 ,鳳詔求賢材。”參見“ 詔書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鳳诏”是中國古代對皇帝诏書的一種雅稱,其來源和含義具有特定的曆史文化背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鳳诏”字面由“鳳”(鳳凰)和“诏”(皇帝的命令)組成,字面含義為“鳳凰銜來的诏書”。它特指古代皇帝頒布的诏書,象征诏令的權威性與神聖性。

二、曆史由來

  1. 起源朝代:後趙武帝石虎(295-349年)首創。據《邺中記》記載,石虎與皇後在宮觀上處理政務時,将诏書寫于五色紙上,放入木雕鳳凰口中,通過轱辘裝置将鳳凰從高處降下,以示“诏書來自天意”。
  2. 裝置細節:木制鳳凰通體彩漆,鳥嘴鍍金,以數百丈紅繩牽引,下落時宛如真鳳降世。

三、象征意義

四、文學引用

古代詩詞常以“鳳诏”代指重要诏令,衍生出多種别稱:

五、現代釋義

現代語境中,“鳳诏”可引申為極其重要的指示或指令,但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創作,日常使用較少。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典故或詩詞引用,可查閱《邺中記》或唐代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鳳诏的意思

《鳳诏》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鳳凰的谕令或鳳凰所發的函。鳳诏也可以指代鳳凰産下的雛鳥。

拆分部首和筆畫

鳳 (fèng):部首是一日鳥,總筆畫數10

诏 (zhào):部首是言,總筆畫數14

來源

《鳳诏》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史記·平準書》中,用于形容中國古代帝王的禦诏。後來,這一詞彙逐漸擴展意義,用于指代鳳凰發出的命令或谕令。

繁體

繁體字"凰詔"可以用來代替簡體字"鳳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和現代有所不同,所以《鳳诏》這個詞的書寫方式也有所差異。在古代的漢字書法中,鳳的寫法可能比現代的簡化字更為繁複,而诏的字形也可能略有變化。

例句

1. 皇上下了一道鳳诏,命令全國各地停火停戰。

2. 鳳凰的鳳诏傳來,意味着好運即将到來。

組詞

鳳凰、禦诏、诏書、诏令、诏命

近義詞

聖旨、皇上的谕令、君王的敕令

反義詞

凡人的指令、平民的命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