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鳳诏的意思、鳳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鳳诏的解釋

即诏書。 晉 陸翽 《邺中記》:“ 石季龍 與皇後在觀上,為詔書五色紙,著鳳口中,鳳既銜詔,侍人放數百丈緋繩,轆轤回轉,鳳凰飛下,謂之鳳詔。鳳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畫,腳皆用金。” 唐 李商隱 《夢令狐學士》詩:“右 銀臺 路雪三尺,鳳詔裁成當直歸。” 元 陳樵 《送李仲積北上》詩:“峩峩 黃金臺 ,鳳詔求賢材。”參見“ 詔書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鳳诏

基本釋義

“鳳诏”指古代帝王頒發的诏書,因常以鳳凰圖案裝飾或借鳳凰祥瑞之兆象征帝王權威,故稱。其核心含義為皇帝诏令的尊稱,多見于詩文典籍,屬典雅書面語。

語源典故

  1. 典出《後漢書》:

    據《後漢書·光武帝紀》載,東漢時曾有“鳳凰銜書”的祥瑞傳說,後世遂以“鳳诏”代指天子诏書。

  2. 唐代制度印證:

    唐代宮廷诏書用絹帛書寫,常以金箔繪制鳳凰圖案,稱為“鳳凰銜诏”,《唐六典》記載中書省草拟诏書需加蓋“鳳凰敕印”。

曆史語義演變

文化象征

鳳凰在傳統文化中象征尊貴與天命所歸,“鳳诏”一詞因此承載雙重意象:

  1. 權威性:代表至高無上的皇權;
  2. 祥瑞性:暗含天命所授、國運昌隆的吉兆。

文學用例

李商隱《夢令狐學士》詩雲:“右銀台路雪三尺,鳳诏裁成當直歸。”此處“鳳诏”指翰林院代拟的皇帝诏書,凸顯其莊重性。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中國古代制度史研究》,中華書局,2009年.
  3. 《全唐詩注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網絡擴展解釋

“鳳诏”是中國古代對皇帝诏書的一種雅稱,其來源和含義具有特定的曆史文化背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鳳诏”字面由“鳳”(鳳凰)和“诏”(皇帝的命令)組成,字面含義為“鳳凰銜來的诏書”。它特指古代皇帝頒布的诏書,象征诏令的權威性與神聖性。

二、曆史由來

  1. 起源朝代:後趙武帝石虎(295-349年)首創。據《邺中記》記載,石虎與皇後在宮觀上處理政務時,将诏書寫于五色紙上,放入木雕鳳凰口中,通過轱辘裝置将鳳凰從高處降下,以示“诏書來自天意”。
  2. 裝置細節:木制鳳凰通體彩漆,鳥嘴鍍金,以數百丈紅繩牽引,下落時宛如真鳳降世。

三、象征意義

四、文學引用

古代詩詞常以“鳳诏”代指重要诏令,衍生出多種别稱:

五、現代釋義

現代語境中,“鳳诏”可引申為極其重要的指示或指令,但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創作,日常使用較少。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典故或詩詞引用,可查閱《邺中記》或唐代文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寶幄菖蒲笞撲怱明代表作奠鼎地動山搖定勝鼎跱對蹠貳室垩室風海封妻廕子瘋語憤王佛記浮躍宮婦歸全反真骨肉親華僑毀讒回植漸恧簡信角帽賈肆集次進冊金钗細合金靈馬禁所救患匡濟款書郎官清練丁黎赤闾率旄倪民工謬戾摸揣釀糯牛農對泣忸忕盤頭前志乞儉軟飽深文巧诋十步香草實話實說隨身天井關體弱剔團圓小隸吸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