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 臨深履薄 ”。
(2).謂實地察核。《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二十年》:“初, 操 承 涼州 從事及 武都 降人之辭,説‘ 張魯 易攻, 陽平城 下南北山相遠,不可守也’,信以為然。及往臨履,不如所聞。”《資治通鑒·魏高貴鄉公甘露三年》:“初議者雲雲,求移者甚衆,時未臨履,亦謂宜然。” 胡三省 注:“臨履,謂親臨其地而履行營壘處所也。”
“臨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特定的含義和使用語境。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如下:
親臨實地考察或監督執行
指親自到達現場進行勘察、監督或履行某種職責。此義強調身體力行、實地參與。
例證:
《三國志·吳志·周鲂傳》:“鲂雖郡民,不足任使,然事捷之後,必有賞報,願明使君遠垂臨履。”
(此處指上級親臨監督軍事行動)
面臨險境而謹慎行事
引申為身處險地時需如履薄冰般小心謹慎,常見于“臨深履薄”的成語中。
例證:
《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後凝練為“臨履”以喻審慎)
二字組合強化“親至現場并付諸行動”的核心含義。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臨履:
① 親臨督察。
② 謂面臨危險而戒懼。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第10卷,第124頁)
《辭源》(修訂本)
以“臨深履薄”釋其引申義,強調謹慎戒懼之意。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317頁)
《漢語大字典》
“履”字條下引《漢書·蕭何傳》:“履踐之地”,佐證“實地踐行”之義。
(來源: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第1549頁)
(注:因古籍類權威工具書無公開電子版鍊接,此處僅标注紙質來源,讀者可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查閱原文。)
“臨履”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ín lǚ(注音:ㄌㄧㄣˊ ㄌㄩˇ),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釋義:
指行事極度謹慎,如同面臨深淵、腳踏薄冰一般,強調警惕和小心。這一含義源自成語“臨深履薄”,最早見于《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示例:
在古籍中,“臨履”常與“臨深履薄”互換使用,例如《資治通鑒》的注釋中提到“臨履”即包含此意。
釋義:
指親自到現場進行考察或核實,強調行動上的實踐性。這一用法多見于曆史文獻,如《資治通鑒》中記載曹操曾“往臨履”以驗證情報真實性。胡三省對此注釋:“臨履,謂親臨其地而履行營壘處所也”。
示例:
《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二十年》:“及往臨履,不如所聞。”
意為:等到親自實地考察後,發現情況與傳聞不符。
如需更詳細文獻例證,可參考《資治通鑒》及漢典等古籍解析。
哀恻按班備戰比雠并事殘魄成風之斫赪鱗春帝毳裘搓緊躭味大運河懂得偾升浮薄子符理改悔趕鴨子上架公乘詭賊嘿嘿無言赫怒厚幸黃秀混阖鰗鮧金魄铠馬款對令美龍關龍蟠龍子幡買譽盲書貓兒頭密碼秘色拈華摘豔袅繞七色秋典确訊散言升幂失禮士息樞鬥數短論長死守竦身俗下文字逃讓同學究出身投身紙無多子無可厚非汙面鸮鳴鼠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