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貓兒頭的意思、貓兒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貓兒頭的解釋

元 代民間稱勾結官府、獨霸一方的人。《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豪霸》:“街坊人民見其如此,遇有公事,無問大小,悉皆投奔,囑托關節,俗號貓兒頭,又曰定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貓兒頭”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具體解釋需結合曆史語境和文獻記載:

  1. 元代社會中的特殊群體
    該詞在元代主要指勾結官府、獨霸一方的地方豪強,帶有貶義色彩。例如《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豪霸》提到這類人常被民間稱為“貓兒頭”或“定門”,他們通過權力尋租操控地方事務。

  2. 明代文獻中的延伸用法

    • 行為不端之人:明代田藝衡《留青日劄》記載,“幹事不幹淨者曰貓兒頭”,形容做事不磊落或涉及不法勾當的人。
    • 達官顯貴的代稱:也用于指代與權貴交往密切的家族,可能因這類群體常依附權勢而得名。
  3. 植物學中的别稱
    明代文獻中還将鑽出地面、帶有絨毛的冬筍稱為“貓兒頭”,因其外形似貓頭絨毛而得名。

  4. 文學作品中的隱喻
    明代張萱詩句“死貓兒頭最貴”可能暗指某種特殊交易中的高價物品,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解讀。

演變特點:該詞從元代具體指代地方惡勢力,到明代逐漸擴展為對行為、身份甚至自然物的比喻,體現了語言隨社會變遷産生的語義分化。需注意不同語境下的具體指向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貓兒頭》的意思

《貓兒頭》是一個常用的俗語,意為一個人的腦袋或頭顱部分,常用于形容調皮搗蛋的孩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貓兒頭》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貓和兒頭。其中,貓的部首是犬,兒頭的部首是兒。

來源

《貓兒頭》這個詞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它源自于古代兒童遊戲中的一個角色,叫做“貓兒頭”,這個角色通常由孩子們扮演,以此形容調皮搗蛋的孩子。另一種說法是它是根據貓的頭部特征來形容人的腦袋。

繁體

《貓兒頭》的繁體字為「貓兒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貓和兒頭分别有不同的寫法。貓的古代寫法為「⺝」,而兒頭的古代寫法為「聿冂」。

例句

1. 那個調皮搗蛋的孩子,簡直就是個貓兒頭。
2. 他的貓兒頭上總是調皮的笑容。

組詞

1. 貓撲:貓兒頭撲向目标的動作。
2. 兒童頭:形容孩子的頭顱部分。
3. 貓爪:“貓”字加上“爪”字,指貓的腳爪。

近義詞

1. 調皮鬼:指調皮搗蛋的孩子。
2. 淘氣包:形容行為頑皮、喜歡搗蛋的人。

反義詞

懂事:指乖巧懂事的孩子或舉止得體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