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實地審問。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問拟馀論》:“如遇上司批駁,須看所駁何處何句,覆審時止照所駁确訊,不必從頭又問。”
“确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切實地審問”,主要用于司法或案件審理的語境中。以下從定義、出處、字義拆解等方面詳細解釋:
“确訊”指在審問過程中進行詳細、嚴謹的查證,強調對案件細節的核實和追問。例如在複審時,針對上級駁回的疑點進行針對性審問,而非重複全部流程(、、)。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黃六鴻的《福惠全書·刑名·問拟馀論》:“如遇上司批駁,須看所駁何處何句,覆審時止照所駁确訊,不必從頭又問。” 此處強調審問的精準性和效率(、、)。
二字組合後,特指基于事實依據的深入審問,常見于古代司法文書或曆史文獻中。
主要用于描述司法複審環節,例如上級官員對案件提出質疑後,下級需針對具體問題重新審問,避免冗雜流程。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曆史研究或古籍解讀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司法術語,可參考漢典()或《福惠全書》相關章節。
确訊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确」和「訊」。
「确」這個字的部首是「⺩」,總共有八畫。它可以表示确定、肯定、真實等含義。
「訊」這個字的部首是「言」,總共有六畫。它表示傳遞信息、問詢、詢問等意思。
确訊的意思是在特定的情況下,确認或調查一件事情的真實性和準确性,以獲取有效的信息。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獻和語言使用,經過演變和發展,成為現代漢語詞彙。
在繁體字中,确訊的寫法沒有發生變化,仍然是「确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确」的古字形是「<九>」,「訊」的古字形是「<言貞>」。
以下是确訊在句子中的例句:
1. 網絡安全部門正在進行對這起事件的确訊。
2. 他需要明确的确訊,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組詞:确實、鑒定、确認、查詢、核實
近義詞:真相、真實、準确、确定
反義詞:虛假、不确、不準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