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见“ 临深履薄 ”。
(2).谓实地察核。《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初, 操 承 凉州 从事及 武都 降人之辞,説‘ 张鲁 易攻, 阳平城 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 胡三省 注:“临履,谓亲临其地而履行营垒处所也。”
“临履”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使用语境。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如下:
亲临实地考察或监督执行
指亲自到达现场进行勘察、监督或履行某种职责。此义强调身体力行、实地参与。
例证: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虽郡民,不足任使,然事捷之后,必有赏报,愿明使君远垂临履。”
(此处指上级亲临监督军事行动)
面临险境而谨慎行事
引申为身处险地时需如履薄冰般小心谨慎,常见于“临深履薄”的成语中。
例证:
《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后凝练为“临履”以喻审慎)
二字组合强化“亲至现场并付诸行动”的核心含义。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临履:
① 亲临督察。
② 谓面临危险而戒惧。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10卷,第124页)
《辞源》(修订本)
以“临深履薄”释其引申义,强调谨慎戒惧之意。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317页)
《汉语大字典》
“履”字条下引《汉书·萧何传》:“履践之地”,佐证“实地践行”之义。
(来源: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1549页)
(注:因古籍类权威工具书无公开电子版链接,此处仅标注纸质来源,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查阅原文。)
“临履”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ín lǚ(注音:ㄌㄧㄣˊ ㄌㄩ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释义:
指行事极度谨慎,如同面临深渊、脚踏薄冰一般,强调警惕和小心。这一含义源自成语“临深履薄”,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示例:
在古籍中,“临履”常与“临深履薄”互换使用,例如《资治通鉴》的注释中提到“临履”即包含此意。
释义:
指亲自到现场进行考察或核实,强调行动上的实践性。这一用法多见于历史文献,如《资治通鉴》中记载曹操曾“往临履”以验证情报真实性。胡三省对此注释:“临履,谓亲临其地而履行营垒处所也”。
示例: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及往临履,不如所闻。”
意为:等到亲自实地考察后,发现情况与传闻不符。
如需更详细文献例证,可参考《资治通鉴》及汉典等古籍解析。
白从白夷北京人哺养操尚禅栖孱琐抽恸出壳岱山搭客丹城诋直独异于人发齿沸泻干浴够损的顾盼生姿鹤形虎喙诲人不倦护甲狐裘蒙戎监州交敌街谈巷议机解科盲嬾版燎彻里监鳞卒柳车流目禄命谩諕慢火辟杀七返还丹轻佾跫音毬楼人离乡贱善扑营声论慎秘沈想梳云书云竦桀素白素领擡眼调悦王国维妄匠蚊负下江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