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之精;純金。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臺榭房宇,悉以金魄為飾,雖無日月而逾三光。”《宋書·周朗傳》:“金魄翠玉,錦繡縠羅,奇色異章,小民既不得服,在上亦不得賜。” 北齊 劉晝 《新論·正賞》:“堂珠黻幌,綴以金魄。”
(2).指滿月。 唐 沉佺期 《和元舍人萬頃臨池玩月》:“玉流含吹動,金魄度雲來。” 唐 李白 《古風》之二:“圓光虧中天,金魄遂淪沒。” 王琦 注:“金魄者,是言滿月之影,光明燦熳,有似乎金,故曰金魄也。” 唐 白居易 《首夏同諸校正遊開元觀因宿玩月》詩:“須臾金魄生,若與吾徒期。”
“金魄”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 指純金或金之精華 這一含義源自古代文獻中的描述,常用來象征貴重或華美的金屬材質。例如:
2. 指滿月 古人用“金魄”比喻滿月的光輝,常見于詩詞中: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文獻中。如需具體詩句分析,可參考唐代詩人沈佺期、劉禹錫等人的作品。
《金魄》是一個漢字詞語,其含義為“黃金的精華”或“黃金的靈魂”。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某物的極品、頂級、最重要的部分或精華。
《金魄》的拆分部首是金(jīn),它表示與金屬、財富、光明、珍貴等概念相關。由于古代繁體字與現代簡化字不同,其筆畫數也有所差異,一種常見的繁體字寫法為「釒魄」(金魄),包含11個筆畫。
《金魄》一詞最早出現于《淮南子·肓脈訓》,該書為戰國時期淮南王劉安所著的一部哲學典籍。在這本書中,《金魄》被用來描述月亮的美麗和靈氣,意指月亮是夜晚中的珍貴寶貝。隨後,這個詞逐漸擴展到其他領域,用于形容任何事物的精華和最有價值的部分。
繁體寫法「釒魄」的拆分部首與現代簡體字相同,隻是在字體上有所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字形有所變化。雖然《金魄》的詞義并未改變,但其書寫方式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篇幅限制,我無法提供《金魄》在古代具體的字形寫法,請諒解。
1. 這部電影是導演的《金魄》之作,堪稱其最佳作品。
2. 這把古劍以其華美的外觀和鋒利的刀鋒展現了真正的《金魄》。
3. 他的發言如同詩一般,将會留下永恒的《金魄》。
1. 金銀魄(形容貴重的金銀首飾)
2. 金魄珠(寓意黃金般光輝的珍珠)
3. 黑金魄(指某物黑色部分中最具價值之物)
1. 金華
2. 黃金
3. 金玉
1. 碎钗
2. 破銅爛鐵
3. 細碎之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