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美女的襪子。語出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淩波微步,羅韈生塵。” 唐 劉禹錫 《馬嵬行》:“履綦無復有,履組光未滅。不見巖畔人,空見淩波襪。”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一折:“春瀟灑苔徑輕踏,香襯淩波襪。”
(2).指女子輕盈的腳步。 五代 牛希濟 《臨江仙》詞之九:“素洛春光瀲灧平,千裡重媚臉初生。淩波羅襪勢輕輕。煙籠日照,珠翠半分明。” 明 陳所聞 《月雲高·花下遲王美人不至》曲:“隻有鶯聲在高柳,望不見淩波襪。”
“淩波襪”是源自中國古典文學的意象,主要用于形容女子輕盈飄逸的姿态,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字面本義
指美女的襪子,源自三國時期曹植《洛神賦》中“淩波微步,羅襪生塵”的描寫。洛神(神話中的水神)步履輕盈如踏水而行,襪子仿佛能揚起塵埃,後以“淩波襪”代指女性襪子的美感。
引申含義
形容女子行走時輕盈飄逸的姿态,如同在水面上行走一般,常被用來贊美女性的優雅氣質。
起源與發展
這一意象自《洛神賦》後,逐漸成為詩詞中贊美女性風姿的經典典故。例如:
象征意義
在古詩詞中,“淩波襪”不僅指實物,更被賦予女性柔美、靈動氣質的象征,甚至引申為對理想化女性形象的寄托。
如今該詞多用于文學賞析或古風創作中,日常口語較少出現。需注意其古典語境,避免與現代詞彙混淆。
《淩波襪》是指一種美麗而高貴的絲綢襪子。它是一種古代女性常用的服飾,常被用來形容女子的美麗和嬌媚。
《淩波襪》的拆字分解為:
《淩波襪》是源自古代文化中女性的服飾。在古代,女子通常穿着華麗的襪子,而淩波襪則被視為尤為高貴和美麗的一種。在現代漢字中,《淩波襪》的繁體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淩波襪》在古代的寫法為:
淩:
波:
襪:
1. 她穿着一雙雪白而華麗的淩波襪。
2. 這位女子的淩波襪從腳踝一直延伸到大腿。
3. 她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淩波襪隨着舞姿輕揚起舞。
與《淩波襪》有關的組詞:
與《淩波襪》意思相近的詞語:
與《淩波襪》意思相反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