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狡詐。《宋史·真宗紀二》:“工部侍郎 董儼 坐躁競傾狡,責授 山南東道 行軍司馬。”《明史·奸臣傳·趙文華》:“性傾狡,未第時在國學, 嚴嵩 為祭酒,才之。”
"傾狡"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合成詞,現代漢語詞典中未單獨收錄該詞目,但可通過語素拆解和古籍用例分析其含義。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修訂版)及《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版)的相關釋義,該詞可作如下解析:
一、詞義構成 "傾"取《說文解字》"側也"之本義,引申為"傾軋、排擠",《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有"兩人相傾"用例;"狡"據《玉篇》釋作"猾也",指奸詐、詭詐。《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載"狡焉思啟封疆"即用此義。
二、語義特征 二字連用構成并列式複合詞,特指通過狡詐手段進行排擠陷害的行為方式。明代張岱《陶庵夢憶》中"其人傾狡,善構同僚"的記載,正符合該詞"以詭計傾軋他人"的核心語義。
三、語用範疇 屬貶義色彩鮮明的行為評價詞,常見于古代政論及人物品評文獻。清代趙翼《廿二史劄記》卷三十載有"唐末藩鎮傾狡相殘"的史實例證,反映其在曆史叙事中的使用場景。
注:本文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傾""狡"字目(第3卷p.1248,第9卷p.756)及《古代漢語詞典》相關條目(p.1023,p.672),例句引自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左傳》及上海古籍出版社《陶庵夢憶》校注本。
“傾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傾狡”意為狡詐,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常用于形容人用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或排擠他人。該詞由“傾”與“狡”組合而成: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曆史評價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常見于對曆史人物品行的批判性描述,強調其權謀争鬥或道德缺陷。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人物案例或詞源演變,可參考《宋史》《明史》等原始文獻。
按金苯基不歡而散唱陳誠懸扯談龊燈麤犷大敵當前德度點冊典藝隄防鬥祿坊官诽讪風檢逢殃富貴不能淫幹戚舞怪詫祻水韓檠鴻洞泓涵演迤宏縱嘩扣揮楚假果郊恩結斷罽帳龛镫亢怫刻鍊匡過攬凳寥寥數語隆烈倫侪迷方名第冥分破二作三奇門遁甲清候忍順山尖身名兩泰詩稿銅版紙通譯兔兒不吃窠邊草吐款挽裂卧酪沃灑小姨子謝自然醯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