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腦髓。《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 南朝 梁 沉約 《内典序》:“或役鬼神之功,或質髓腦之力。”
(2).比喻精粹。
“髓腦”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脊椎動物和人類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即腦組織,位于顱腔内,是心理活動的物質基礎。
其發達程度與大腦皮層面積、細胞分化程度及結構複雜性相關,例如高等動物的腦更為發達,而人腦在進化中通過勞動和語言推動逐漸形成。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已有記載,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提到“搦髓腦”,南朝梁沉約也以“質髓腦之力”形容腦髓的功能。
引申為事物最核心、精華的部分。例如沉約在《内典序》中以“髓腦”比喻佛教經典的精髓。
該詞兼具具象(生理結構)與抽象(核心精華)的雙重含義,常見于醫學和文學領域。如需進一步了解腦結構與功能,可參考神經科學相關文獻。
《髓腦》是一個詞語,它指代人的大腦和脊髓,即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大腦負責思維、記憶、感官、運動等高級功能,而脊髓則負責傳遞神經信號。
《髓腦》共有兩個部首,分别是骨部和肉部。其中,“骨”表示骨頭,而“肉”表示肉體。
根據《康熙字典》的筆畫順序,拆分《髓》共有9畫,而《腦》共有15畫。
《髓腦》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醫學典籍。在醫學書籍中,大腦和脊髓被稱為“髓腦”,用以描述它們在人體中的重要地位。
在繁體字中,髓腦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髓腦」。
在古代漢字中,髓腦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由于古代漢字演變的原因,我們可以在一些古籍或碑刻中發現不同的寫法。然而,在目前我們所熟知的古代文獻中,髓腦的寫法基本上與現代漢字相同,仍然是「髓腦」。
以下是幾個使用《髓腦》這個詞的例句:
1. 醫生通過核磁共振掃描檢查患者的髓腦功能。
2. 這本書介紹了大腦和脊髓的解剖結構和髓腦疾病的治療方法。
3. 研究發現,運動可以促進髓腦健康。
組詞:髓核、脊髓、腦髓。
近義詞:腦髓、脊髓。
反義詞:外傷、病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