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糙米。《六韬·盈虛》:“鹿裘禦寒,布衣掩形;糲粱之飯,藜藿之羹。”《史記·太史公自序》:“糲粱之食,藜藿之羹。” 張守節 正義:“糲,麤米也,脫粟也。粱,粟也。謂食脫粟之粗飯也。”
“糲粱”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糲粱”合稱表示糙米或粗糧,常與“藜藿之羹”搭配,形容簡樸的飲食。例如: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反映農耕社會對糧食加工精細程度的區分。需注意“粱”單獨使用時可能指優質小米(如“黃粱美夢”),但與“糲”結合後語義轉為粗糧,需結合語境判斷。
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化表達,需避免與“高粱”混淆(“粱”與“高粱”屬不同作物)。
糲粱是一個漢字詞,是指一種谷物的糧食。它的具體指代是糯米、黍米等谷類糧食。
糲粱的部首是米字旁,表示與谷類糧食有關。糲的部首是米,粱的部首也是米。糲字共有11個筆畫。
《糲粱》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在《說文解字》中,糲字的解釋是糯米或糯米糴而成的酒曲。粱字的解釋是一種植物和制作酒的谷物。繁體字寫作糲粱。
在古代,糲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具體來說,糲字曾被寫作糶或糵。 粱字也曾被寫作糧。這些變體寫法在古代文獻和古籍中可以找到。
以下是一些使用糲粱的例句:
1. 他們家每年都會用糯米來制作年糕。
2. 糲粱是古代人們重要的主食之一。
3. 在農村,人們常常用糯米來供奉祖先。
以下是一些使用糲粱作為組詞的例子:
1. 糲粱酒:用糯米或粱米釀造的酒。
2. 糲粱糕:用糯米或黍米制作的糕點。
3. 糲粱炊:用糯米或粱米煮成的米飯。
糲粱的近義詞包括糯米、黍米等谷類糧食。而與糲粱相對的反義詞是普通的稻谷、麥粒等非糯性谷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