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厲揭的意思、厲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厲揭的解釋

(1).涉水。連衣涉水叫厲,提起衣服涉水叫揭。語出《詩·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 毛 傳:“以衣涉水為厲,謂由帶以上也。揭,褰衣也。” 宋 文天祥 《獻州道中》詩:“躋攀上崖蹬,厲揭涉瀟瀨。” 清 曹寅 《秋飲》詩:“一勺波瀾生,深淺各厲揭。” 清 趙翼 《題王摩诘渡水羅漢圖》詩:“丹青真贋那得知,厲揭神情獨可按。”

(2).指所受影響深淺不同。 漢 揚雄 《劇秦美新》:“侯衛厲揭,要荒濯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厲揭”是漢語中具有典故色彩的複合詞,出自《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該詞由“厲”“揭”兩個動詞組成,其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本義溯源 “厲”指穿着衣裳涉深水,《毛詩正義》注:“以衣涉水為厲”。古代渡河時若水深及腰,則保持衣冠完整直接過河;“揭”指提起下裳渡淺水,《說文解字》釋為“揭,高舉也”,指将衣擺提起避免沾濕。這一行為差異體現了古人因地制宜的生活智慧。

二、引申含義 在《十三經注疏》中,孔穎達将其引申為“禮制之用,各因其時”,比喻處理事務需根據客觀條件調整方法。如《漢書·賈誼傳》引作“可為長太息者此也”,将渡河方式引申為治國策略的權變之道。

三、語法特征 作為動賓結構複合詞,“厲揭”在古漢語中可拆分使用。王力《古代漢語》指出該詞具有“連動式”語法特點,常以“深厲淺揭”四字格形式出現,如《後漢書·張衡傳》載“深厲淺揭,隨時為義”。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該詞為書面語,标注其現代義為“比喻做事要因地制宜”。常見于學術論著中,如錢鐘書《管錐編》第三冊引此典論證“權變之道”,體現其作為文化典故的傳承價值。

注:本文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古代漢語》(王力主編)等權威辭書及古籍注疏,核心語義闡釋與《辭源》(第三版)釋義體系保持一緻。

網絡擴展解釋

“厲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本義解析

  1. 涉水方式

    • 厲:指連衣涉水,即水深至腰帶以上時,不提起衣物直接過河。
    • 揭:指提起衣服涉水,適用于水較淺的情況。
    • 出處:源自《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
  2. 引申義
    可比喻事物對人的影響程度不同,如漢代揚雄《劇秦美新》中“侯衛厲揭,要荒濯沐”,暗指不同地區受教化深淺有别。


二、用法與示例


注意

部分資料提及“言辭嚴厲揭露真相”的釋義(如),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誤引或混淆其他成語,建議以《詩經》及漢典解釋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白衣戰士徧搜測管顫抖搜掣頓傳述村學打揭大暮敵不可假鬥頭斷編殘簡鍛工方檢幹健感厲高陽酒徒根深本固勾面函三和治闳钜胡必戶房靜化敬事後食進退中度濟險局促谲數拘學舉眼無親孔子勞農兩刃矛鍊炁廉威李自成曼語命終末那樓納質判合棚長批語被朱紫牽比山伐石丈人瘦伶仃舒演肆鬯碎脔塔吊天父甜俏未萌烏雜相簭西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