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工人和農民。 ********* 《十月革命與中國人民》:“在十月革命的火光裡,誕生了勞農群衆的國家和政府!” 瞿秋白 《赤俄之歸途》四:“雖然也有不少糊塗颟顸的蠢氣,卻不害其為世界第一新國--勞農的國家。”
(2).單指農民。 ********* 《“少年中國”的“少年運動”》:“應該投身到山林裡村落裡去,在那綠野煙雨中,一鋤一犁的作那些辛苦勞農的伴侶。”
勸勉農耕。《禮記·月令》:“﹝孟夏之月﹞命野虞出行田原,為天子勞農勸民,毋或失時。”《漢書·元帝紀》:“勞農勸民,無使後時。”按,《禮記·月令》:孟夏勞農,以勸耕作;孟冬勞農,以示休息。後來封建王朝多于仲春行之。參閱 宋 王應麟 《玉海》卷七六。
“勞農”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常見于近現代文獻中,尤其在描述社會階級或革命時期的語境中使用。例如:
部分語境下特指從事農業勞動的群體。例如:
如果需要進一步查閱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李大钊、瞿秋白的相關著作(部分内容來源:)。
勞農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包括“勞”和“農”兩個字。
“勞”字的部首是“力”,它共有7個筆畫;“農”字的部首也是“冖”,它共有10個筆畫。
勞農這個詞源于中國的農村社會。它強調了勞動和農業的重要性,提倡農民勞動興國。
在繁體字中,“勞”字的寫法為「勞」,而“農”字的寫法為「農」。
在古代漢字中,“勞”字寫作“㕲”,“農”字寫作“冗”。
勞農合作是農村發展的關鍵。
勞動、農田、農村、農民。
勞軍、勞富。
娛樂、享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