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局促”
(1).狹窄,不寬敞。 三國 魏 阮籍 《元父賦》:“其城郭卑小局促。” 宋 司馬光 《王書記以詩相示感遇》詩:“樊籠厭局促,野性那能馴?” 朱自清 《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這幾處的船不是覺着笨,就是覺着簡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們的情韻。”
(2).形容見識、心胸或作品的意境狹隘。《文選·傅毅<舞賦>》:“嘉《關雎》之不淫兮,哀《蟋蟀》之局促。” 李善 注:“局促,小見之貌。” 南朝 梁 鐘嵘 《詩品》卷下:“ 思光 紆緩誕放,縱有乖文體,然亦捷疾豐饒,差不局促。”《朱子語類》卷一一七:“説下學工夫要多也好,但隻理會下學也局促了,須事事理會過。”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二:“ 山谷 詩騷妙天下,而散文頗覺瑣碎局促。” 清 李漁 《比目魚·耳熱》:“要學 太史公 讀書之法,借名山大川做良師益友,使筆底無局促之形。”
(3).匆促;短促。 漢 劉桢 《詩》:“天地無期竟,民生甚局促。”《北史·夏侯夬傳》:“人生局促,何殊朝露,坐上相看,先後間耳。” 唐 韓偓 《寄友人》詩:“長拟醺酣遺世事,若為局促問生涯。” 清 納蘭性德 《拟古》詩之三九:“有客歎二毛,操觚序 金谷 。酒空人盡去,聚散何局促。”如:隻有五分鐘,實在太局促了。
(4).形容受束縛而不得舒展。《後漢書·仲長統傳》:“六合之内,恣心所欲。人事可遺,何為局促?” 唐 杜甫 《送樊侍禦赴漢中判官》詩:“徘徊悲生離,局促老一世。” 宋 陸遊 《黃州》詩:“局促常悲類 楚 囚,遷流還嘆學 齊 優。” 明 唐順之 《狂歌行贈孟中丞有涯》:“焉能俛首學侏儒,局促羞為轅下駒。”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男子初生,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何必一生局促軟紅塵土中,以為得計乎?”
(5).拘謹,不自然貌。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凡下官見上官,所言殊有條理,不免局促之狀。”《古今小說·陳禦史巧勘金钗钿》:“那假公子在席上自覺局促,本是能飲的,隻推量窄,夫人也不強他。”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 朱延年 坐下來很局促,感到 徐總經理 的話裡有刺。”
侷促:1.拘謹,拘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 劉 曰:‘侷促效轅下駒,夙所羞也。’”《再生緣》第六6*四回:“休侷促,要安宜,作事務當謹機密。”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二四章:“這幾個*********代表,大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場面,侷促不安地喊着:‘不行!不行!’”
(2).謂限制在狹小地區裡。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八:“現在情形大不同了,大多數的人在鄉間并無可歸的‘田園’,終身侷促在都市‘塵網’之中。”
(3).謂狹小。如:居處侷促。
跼促:1.迫仄;狹小。 南朝 梁 何遜 《贈江長史别》詩:“籠禽恨跼促,逸翻超容與。”《冷眼觀》第二四回:“當因地方跼促,就在老夫妻卧房外面擺了一牀卧具,請他睡覺。”
(2).謂胸襟狹窄,不夠豁達大度。 南朝 梁 沉約 《八詠詩·夕行聞夜鶴》:“抱跼促之短懷,隨冬春而哀樂。”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人之不可不豁達大度也!跼促瑟縮人,何能畫?”
(3).處境窘迫。 清 鄒弢 《三借廬筆談·汪柳門》:“ 泉唐 汪柳門 侍讀未貴時,避難於吾鄉之 南錢 ,流離辛苦,跼促可憐,故詩多感慨哀思。”
(4).不安貌。 唐 靈澈 《聽莺歌》:“衆雛飛鳴何跼促,自覘遊蜂啄枯木。”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鴉頭》:“話間,妮子頻來出入。 王 跼促不安,離席告别。” 何垠 注:“跼促,憂不自安也。”
(5).短促,匆促。 唐 元稹 《憶雲之》詩:“百齡頗跼促,況復迷壽夭。”
(6).拳曲,彎曲。 唐 範摅 《雲溪友議》卷三:“頃因遊學,逝此一室。以主僧不聞郡邑,乃瘞於牖下,而屍骸跼促。死者從直,何以安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局促漢語 快速查詢。
“局促”是一個多義詞,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指環境或空間狹小,使人感到壓抑或不舒適。
例句:
表示時間短促、緊張,常用于方言中。
例句:
形容人的神态或行為拘束、不放松。
例句:
可通過等來源進一步了解例句及用法。
局促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空間或環境狹小、擁擠、不寬敞的意思。
局促的拆分部首是屍,拆分筆畫是5畫。
局促來源于古代漢字,由于人們生活環境的局限和社會條件的限制,人們日常生活和活動的空間往往十分狹小和擁擠,因此産生了對于這種狹小擁擠的環境的形容詞-局促。
繁體字中的《局促》叫做「侷促」。
在古時候,「局」的寫法多為「窆」或者「窶」;「促」的寫法多為「促」或者「捽」。
1. 屋子裡面太局促了,連個站的地方都沒有。
2. 這個小小的房間不足以容納太多的家具,顯得很局促。
局促的相關詞語有:擁擠、狹小、狹窄、受限、封閉
和局促近義的詞語有:憋屈、擁擠、擁塞、窄
和局促反義的詞語有:寬敞、寬廣、舒適、開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