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離害的意思、離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離害的解釋

遭禍。《三國志·魏志·陶謙傳》“ 太祖 以糧少引軍還”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吳書》:“今海内擾攘,州郡起兵,征夫勞瘁,寇難未弭,或将吏不良,因緣讨捕,侵侮黎民,離害者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離害”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離害”指遭受災禍,強調因外部因素導緻的不幸或禍患。例如《三國志·魏志·陶謙傳》中提到的“侵侮黎民,離害者衆”,即描述百姓因戰亂或官吏壓迫而受害的情景。

二、出處與引證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時期韋昭的《吳書》,被裴松之引用為《三國志》注:“今海内擾攘……離害者衆。”此句通過社會動蕩的背景,說明“離害”與戰亂、官吏失職等直接相關。

三、用法與延伸

  1. 語境特征:多用于描述群體性災禍,如戰争、暴政等引發的廣泛苦難。
  2. 現代應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古籍或曆史文獻時仍可能遇到。

四、相關說明

部分詞典(如《漢典》)将其歸為“遭禍”的同義詞,但實際使用中更側重“因外力脫離安甯而受害”的被動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不同詞典的釋義差異,可參考《三國志》相關注釋及權威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離害

離害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遠離危害或避免傷害。

拆分部首和筆畫:

離害的拆分部首是離字旁,筆畫數為10畫。

來源:

離害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在古代,離害的寫法和現在稍有不同,常采用繁體寫法「離害」。這個詞在古代史書、文獻中經常出現,用來描述人們遠離危險或避免傷害的态度。

繁體字:

「離害」是離害的繁體寫法,其中「離」的部首是阜字旁,「害」的部首是宀字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離害一詞的寫法略有變化。離字在古代寫作離或隹,害字在古代寫作害或厓。這些古代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常見了。

例句:

1. 他們遠離害群之馬,保持冷靜和理智。

2. 為了保護身體健康,請盡量避免接觸有害物質。

組詞:

離害的一些常見組詞有:

離散、離别、離奇、離心、離職等。

近義詞:

離害的近義詞有:

避害、回避、遠離、躲避等。

反義詞:

離害的反義詞有:

靠近、接觸、暴露、承受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