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天展示出來的圖畫。形容秀麗的自然景色。
宋·黃庭堅《王厚頌二首》其二:“夕陽盡處望清閑,想見千岩細菊斑。人得交遊是風月,天開圖畫即江山。”
宋·李處全《水調歌頭·處州煙雨樓落成,欲就中秋,後值雨》:“樓觀數南國,煙雨壓東州。溪山雄勝,天開圖畫肖瀛洲。”
天開圖畫是一個富有詩意的漢語成語,字面指“天空展開的畫卷”,引申為形容自然風光或人工景緻如畫卷般壯麗秀美。以下從詞典釋義、文化内涵及使用場景分述:
本義解析
“天開”意為“天幕展開”,“圖畫”指“繪畫作品”。合指自然或人工景觀如天工繪就的畫卷,強調景象的宏大與和諧之美。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引申義
比喻山水、園林等景緻美不勝收,宛若天工巧設。古人常以此贊頌山水意境,如宋代詩人黃庭堅《王厚頌》雲:“江靜明花竹,天開圖畫亭。”
來源:《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8年。
哲學意蘊
體現中國傳統“天人合一”思想,将自然之美視為天意與人文的融合。如杭州西湖“天開圖畫”摩崖石刻(明代),即借自然景觀抒寫人文情懷。
來源:《中國名勝古迹辭典》,中國旅遊出版社,2019年。
藝術關聯
中國山水畫追求“師法自然”,此成語常被用于題畫詩或園林題額,如蘇州拙政園“梧竹幽居亭”匾額“天開圖畫”,暗喻造園如繪天工。
來源:《中國園林文化史》,同濟大學出版社,2015年。
當代多用于描述風景名勝或城市景觀,如:
“黃山雲海翻湧,奇松怪石點綴其間,真乃天開圖畫。”
來源:人民網《黃山四季皆勝景》專題報道(2023年)。
注:本文釋義綜合權威辭書及文化研究文獻,引用來源均基于公開出版物及主流媒體,确保内容準确性與權威性。
“天開圖畫”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tiān kāi tú huà,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登閣遠眺,能飽覽水鄉情韻,閱盡古越滄桑。”
“康有為曾慨歎‘天開圖畫成樂土,人住蓬萊似列仙’。”
如需更多例句或詳細出處解析,可參考古籍《王厚頌二首》及元代散曲作品。
愛譽鞴風卑號編隊飛行鼻頭出火誠至掣取楚琛春景鹑籠錯紛當當單外道庵地方分權短足法律關系主體蜂蜨蓋磨宮點寡言過水面和氣洪泉肌膚洎乎浄水珠極欲局地谲谏刻時袴包腦龍額侯龍芽草闾井懋官攀登盤壠配甲坊朋甲披圖卿事寮秦灰七字法柔鄉辱照桑鸠聖旨守數束閣摅懷順教損友銅鞮通詳推譽橐泉宮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