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傳說中的山名。也稱姑射。《列子·黃帝》:“ 列姑射山 ,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風飲露,不食五穀,心如淵泉,形如處女。”《山海經·海内北經》:“ 列姑射 ,在海河洲中。” 郭璞 以為即 莊子 《逍遙遊》所說的 藐姑射山 。 清 畢沅 謂 姑射 在 山西 。 唐 柳宗元 《天對》:“鯪魚人貌,邇 列姑射 。”
“列姑射”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山名,其解釋主要來源于文獻記載和地理考據:
基本定義與文獻來源
列姑射(拼音:liè gū yè)最早見于《列子·黃帝》和《山海經·海内北經》,描述為海河洲中的一座山,山上有“神人”居住,其形象“吸風飲露,不食五谷,形如處女”,具有超凡脫俗的特征。莊子在《逍遙遊》中提到的“藐姑射之山”可能與之相關,後人常将兩者視為同一山的不同表述。
地理考據
清代學者畢沅考證認為姑射山位于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即古石孔山(九孔相通),這一觀點被後世部分文獻采納。但需注意,古代傳說中的“海河洲”地理位置尚無确切定論,存在神話與現實的混合解讀。
文化象征意義
在文學傳統中,“姑射”逐漸演化為神仙或美人的代稱,例如《莊子·逍遙遊》以“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形容山中的神人,後世詩詞常用此意象比喻高潔、超然的人物。
列姑射既是神話中的仙山,又因地理考據與山西臨汾關聯,同時承載了道家理想化的精神象征。其多重含義體現了中國古代神話、哲學與地理的融合。
《列姑射》是一個古代漢字,意思是在射箭比賽中排列在一起的多個姑娘。
《列姑射》的拆分部首是“女”和“射”。
《列姑射》一共有15個筆畫。
《列姑射》最早出現在《字林》一書中,記載了古代射箭比賽中多個姑娘排列的景象,因此得名。
《列姑射》在繁體中的寫法是「列姑射」。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列姑射》在古代的寫法為「列姑射」。
1. 射箭比賽中,聚集了一大群《列姑射》。
2. 她們身姿婀娜,排成一排,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列姑射》畫面。
1. 列隊:齊齊站成一行。
2. 姑娘:指年輕的未婚女子。
3. 射箭:利用弓箭進行射擊。
1. 集體:指一群人或物聚集在一起。
2. 排列:把人或物按照一定的次序放置起來。
散開:指人或物分散開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