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倒句的意思、倒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倒句的解釋

指古人詩文中的詞、詞組或短語等成分倒置的句式。 杜甫 《望嶽》詩“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清 仇兆鳌 注:“ 杜 句有上因、下因之法:盪胸由於曾雲之生,上二字因下;決眥而見歸鳥入處,下三字因上。上因下者,倒句也;下因上者,順句也。”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倒句例》:“詩人之詞必用韻,故倒句尤多。《桑柔篇》:‘大風有隧,有空大谷。’言大風則有隧矣,大谷則有空矣。今作‘有空大谷’,乃倒句也……《史記·樂毅傳》:‘ 薊丘 之植,植於 汶 篁。’索隱曰:‘ 薊丘 , 燕 所都之地也。言 燕 之 薊丘 所植,皆植 齊王 汶上 之竹也。’按:此亦倒句;若順言之,當雲‘ 汶 篁之植,植於 薊丘 ’耳。” 清 俞樾 《上下文同字異義例》:“‘已茲酒,惟天降命,’此二句乃倒句,猶言‘惟天降命止此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倒句”是漢語中的一種特殊句式,指通過颠倒句子成分的正常順序來達到特定表達效果的修辭方式,常見于古詩文及文學作品中。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定義

倒句指将句子中的詞、詞組或短語順序颠倒,形成與常規語序相反的句式。這種手法在古典詩詞中尤為常見,主要服務于押韻需求或增強語言表現力。

二、核心作用

  1. 韻律調整:如《詩經·桑柔》中“大風有隧,有空大谷”,原意應為“大谷有空”,倒置後實現押韻效果。
  2. 強調重點:杜甫《望嶽》中“盪胸生曾雲”實為“曾雲生盪胸”,通過倒置突出雲霧激蕩胸臆的畫面感。
  3. 增強藝術性:通過非常規語序營造陌生化效果,如《史記·樂毅傳》中“薊丘之植,植於汶篁”,倒置後強化了植物移植的對比意象。

三、與倒裝句的異同

兩者都涉及語序調整,但存在細微差别:

四、典型示例

原文倒句 正常語序 出處
有空大谷 大谷有空 《詩經》
盪胸生曾雲 曾雲生盪胸 杜甫《望嶽》
植於汶篁 汶篁之植 《史記》

這種修辭手法在《古書疑義舉例》等文獻中有系統論述,體現了漢語表達的靈活性。如需了解具體古籍案例,可參考滬江詞典提供的詳細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倒句》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将原本的詞句或語序颠倒過來的一種修辭手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倒句》的部首是“亻”(人字旁),共有9畫。 來源:《倒句》這個詞的起源并沒有明确的記錄。它在古代文學中較為常見,被用于詩詞、歌謠等形式的作品中。 繁體:《倒句》的繁體字寫作「倒句」。 古時候漢字寫法:《倒句》的古代漢字寫法和現代寫法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他在雨中倒句行走,給人一種奇異的感覺。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倒句》沒有特定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希望這些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