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論隲的意思、論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論隲的解釋

評論。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史》《漢》二書, 魏 晉 以還,紛無定説…… 明 諸論隲,差得其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論隲”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古語詞,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見于古代文獻。其含義需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字“論”和“隲”的本義及組合義來理解:

  1. “論”的本義:

    • 本義為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說文解字》:“論,議也。” 引申為讨論、評說、衡量、評定等義。
  2. “隲”的本義與演變:

    • “隲”是“骘”的異體字。《說文解字》未直接收“隲”,但收“骘”,釋為“牡馬也”,即公馬。此為本義。
    • 在古文獻中,“骘”(隲)常假借為“定”、“評”之義。其核心含義是評定、判定、安排。如《尚書·洪範》:“惟天陰骘下民。” 孔傳:“骘,定也。天不言而默定下民。” 這裡的“陰骘”指上天默默地安定、庇佑下民。後來“陰骘”也引申指陰德。
    • 因此,“隲”(骘)在“論隲”一詞中,取其評定、判定的含義。
  3. “論隲”的整體含義:

    • 結合“論”的議論、評說和“隲”的評定、判定,“論隲”一詞的核心意思是評論、評定、品評。
    • 它強調的是一種帶有判斷性質的議論或評價,不僅僅是泛泛而談,而是包含了對是非、優劣、高低等的判斷和定位。
    • 其含義與現代漢語中的“評論”、“評價”、“評定”、“品評”相近。
  4. 典籍中的用例:

    •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使用頻率不高。一個比較明确的例子可見于清代章學誠的文史理論著作。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批評當時文風時曾說:“…好名之習,作俑于…标榜為宗,…門戶之見,入主出奴,…論隲古人,…。”(大意是:喜好名聲的風氣始于…以标榜為宗旨,…持有門戶之見,崇信某一派别而排斥其他,…評論古人…)。這裡“論隲”即指對古人的品評、論斷。

“論隲”是一個古語詞,意為評論、評定、品評。它由“論”(議論、評說)和“隲”(評定、判定)組合而成,強調在議論中包含着判斷和定位的性質。其含義與現代的“評論”、“評價”、“品評”相當,但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研究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

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論隲”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總結如下:

  1. 基本釋義
    該詞意為“評論”,常用于對事物或觀點進行評判、分析。其拼音為lùn zhì,注音符號為ㄌㄨㄣˋ ㄓˋ。

  2. 古籍例證
    明代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中提到:“《史》《漢》二書……明諸論隲,差得其衷。”此處指對《史記》《漢書》的評論較為中肯。

  3. 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該詞,屬于文言詞彙,多出現于古典文獻或學術讨論中。

建議:如需更深入的詞源或曆史用法分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專業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哀聲絆馬索兵曹伯英逞意池杉崇墉百雉打夯船調糜量水蠹損蛾眉豆範軌返金泛萍浮梗飛鷹走馬奉諱傅陳各有所職攻刼關鎖官邪駕鶴西遊家籍緘鎖奸兇交辭家絃戶誦劫貝嗟丘機靈課筒龍頭鋸角毛裘馬薤沒骨畫懵冒冥窮民萌撚金泥龜牛角尖旁敲側擊樸消平安強果千畝輕歌慢舞寝合勸勞融晴三陰韶光懾北申布適應司非骰兒亡主魏公掃小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