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理度的意思、理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理度的解釋

宋 朝皇帝 理宗 、 度宗 的并稱。 明 鄭真 《題跋雜識·錄鄉先生黃東發兩朝政要》:“ 理 度 兩朝,則公在史館。” 明 陶宗儀 《辍耕錄·鄧山房》:“﹝ 鄧山房 ﹞ 綿州 人,在 宋 季為道士,時齋法已精,際遇 理 度 兩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理度”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1. 成語含義(理性與分寸)
    指理智和度量,形容人在處理問題時保持理性、冷靜且把握分寸的能力。其中“理”代表理性思維,“度”強調分寸感,常用于強調思考與行動中的平衡性。

  2. 曆史專稱(宋代皇帝合稱)
    特指南宋的理宗趙昀(1224-1264年在位)與度宗趙禥(1264-1274年在位)兩位皇帝的并稱。這一用法多見于明代文獻,如鄭真《兩朝政要》和陶宗儀《辍耕錄》中均有記載。

使用建議:現代語境中若用于描述人的特質,多取第一種含義;涉及曆史或文獻時則指向第二種。需根據上下文進一步區分。

網絡擴展解釋二

理度的意思

《理度》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理解和度量”。它包含了對事物的理解和衡量的意義。在這個詞中,理代表理解、掌握,度代表衡量、評估。

拆分部首和筆畫

《理度》的部首是王(玉),筆畫數為10。

來源和繁體寫法

《理度》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文化。它最早出現在《周易·彖傳》中,用于解釋對天地人事的理解和評估。繁體寫法為「理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理」的寫法相對簡化,字形中間的豎線向右延伸,頂部則是幾個彎曲的橫線。而「度」的古代寫法比較類似現代的寫法,表示一個度量的儀器。

例句

1. 他以深厚的學識和寬廣的視野理度着這個世界。

2.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需要理度不同的觀點和利益。

組詞

1. 理智:指人的思考和判斷能力。

2. 度量:指衡量和評估事物的尺度或标準。

3. 理解:指對事物的内涵和外在表現進行認識和領悟。

近義詞

1. 看待:指對待、對待某事或某人的态度和方式。

2. 理會:指注意到、關心并對他人的請求或建議做出回應。

反義詞

1. 誤解:指對事實或他人意圖的理解發生錯誤。

2. 不理:指不關心、不理會或不回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