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弁辰的意思、弁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弁辰的解釋

見“ 弁韓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弁辰(Biàn Chén)是中國古代對朝鮮半島南部部落的稱謂之一,屬“三韓”(馬韓、辰韓、弁韓)中的一部。以下是詳細釋義及考據:

一、基本釋義

弁辰又稱“弁韓”,是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4世紀朝鮮半島南部的部落聯盟,與辰韓、馬韓并稱“三韓”。其地域主要位于今韓國慶尚南道洛東江流域,以農耕與冶鐵業著稱,社會結構以部落酋長制為主。

二、曆史文獻考據

  1.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

    記載弁辰與辰韓雜居,語言相似,有十二屬國,善制鐵器:“弁辰與辰韓雜居…土地肥美,宜種五谷,知蠶桑,作缣布,乘駕牛馬”(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後漢書·東夷列傳》

    明确弁辰地理範圍:“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二國”,并描述其風俗“衣尚白,喪葬有椁無棺”。

三、文化特征

四、與弁韓的關系辨析

“弁辰”與“弁韓”為同一實體異寫。《三國志》稱“弁辰”,《梁書》稱“弁韓”,系不同史家對朝鮮半島土著名“Byeonjin”的音譯差異(《東亞古代民族名研究》三品彰英著)。公元4世紀弁辰被新羅兼并,其部族融入新羅六村制度。


權威參考文獻

  1. 陳壽《三國志·魏書》,中華書局,1959年
  2. 範晔《後漢書·東夷列傳》,中華書局,1965年
  3. 韓國國立文化財研究所《金海末伊山遺址發掘報告》,2018年
  4. 徐榮洙《韓國上古史》,首爾大學出版部,2003年

網絡擴展解釋

“弁辰”是一個曆史術語,主要與古代朝鮮半島南部的部族聯盟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弁辰”是“弁韓”的别稱,屬于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之一(另為馬韓、辰韓)。這一名稱最早見于《後漢書·東夷傳》的記載,描述其地理位置和社會結構。

2.曆史背景

3.地理範圍

弁辰(弁韓)的勢力範圍大緻位于今韓國洛東江中下遊地區,包括慶尚南道和慶尚北道一帶,與辰韓交錯分布,兩者在後期逐漸融合。

4.其他說法辨析

部分資料(如)提到“弁辰”作為成語表示“時間飛逝”,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曆史文獻支持,可能為後世衍生或誤傳。主流學術界仍以“弁韓”的古國解釋為準。

5.參考資料

若需進一步了解三韓曆史,可查閱《後漢書》《三國志》等正史,或參考朝鮮半島古代史研究專著。

别人正在浏覽...

白衣尚書編程式閟載塵熛承允璀瑳打截洞然反言沸騰伏擊戰觥酌過來過往含宮咀征洪緒化成皇猷嘩拳護門草簡靖牋修解破稷神劑限郡地俊茂舉坐開哄誇強會連村令德綸經勉勵木蘭花飄揚平澗鉛容輕庸畎畝取别桡楫宂劇榮榮柔膩三尺枯桐三句甜兩句苦三梢末尾上館子收禁肆忿速夫探微題念通咎挽袖萬族無地限額謏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