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旌闾的意思、旌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旌闾的解釋

旌表門闾。舊時朝廷對所謂忠孝節義的人,賜給匾額,挂于門廷之上,或樹立牌坊,以示表彰。《宋書·孝義傳·餘齊民》:“ 齊民 越自氓隸,行貫生品,旌閭表墓,允出在茲。” 唐 元稹 《獻事表》:“其餘滌瑕緩死,薄賦恤人,賜帛耆年,旌閭孝悌,修廢學,建義倉,莫不曲被殊私,覃于有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旌闾”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構成與字面意義

二、實際用法與曆史内涵

  1. 表彰行為(動詞性用法)
    指古代朝廷對忠孝節義之人賜匾額、立牌坊的表彰儀式。例如:

    • 《宋書》記載餘齊民因孝行被“旌闾表墓”。
    • 唐代元稹《獻事表》提到“旌閭孝悌”,即通過表彰推廣道德典範。
  2. 代指顯赫地位(名詞性引申)
    因受表彰者多為德高望重之人,後衍生為形容官職顯赫、聲望卓著的人物或家族。

三、使用場景


注:不同文獻對“旌闾”的側重略有差異,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4中的古籍引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旌闾

《旌闾》(jīng lú)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來分别介紹這兩個字。

拆分部首和筆畫

「旌」的部首是「方」,拼音是「jīng」。它的總筆畫數為10。 「闾」的部首是「門」,拼音是「lú」。它的總筆畫數為8。

來源

「旌闾」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詩經·小雅·旌旗》中寫道:“旌旗央央,古希亞之;赫赫宵征,中旅多憂。”這裡的「旌旗」指的是旌闾,它原指古代行軍時用于标志方向的旗幟,後來引申為指示方向的标志物。

繁體

「旌闾」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旌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是有一定差異的。在古時候,「旌闾」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但基本上,字形和含義是一緻的。

例句

1. 他手持旌闾,引領隊伍向前沖刺。 2. 城樓上挂滿了五顔六色的旌闾。

組詞

組詞中的「旌闾」作為一個詞語,一般不會再與其他字組合成新詞或成語。

近義詞

與「旌闾」近義的詞語有:旗幟、旌旗、标志等。

反義詞

與「旌闾」反義的詞語有:迷失、無标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