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從服的意思、從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從服的解釋

(1).為姻親或君上的親屬服喪。《禮記·大傳》:“服術有六……六曰從服。” 鄭玄 注:“從服,若夫為妻之父母,妻為夫之黨服。”《宋書·禮志二》:“禦服大功九月,設位 太極 東宮堂殿。中監、黃門侍郎、僕射并從服。從服者,禦服衰乃從服,他日則否。”

(2).歸附;順服。《荀子·非十二子》:“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史記·五帝本紀》:“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

(3).遵從。《荀子·儒效》:“姦事姦道,治世之所棄,而亂世之所從服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從服”是一個多義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 為姻親或君上的親屬服喪
    源自古代喪服制度,《禮記·大傳》記載服喪規則分為六類,其中第六類即為“從服”。例如:丈夫需為妻子的父母服喪,妻子需為丈夫的家族成員服喪(鄭玄注)。南朝《宋書》記載皇家喪禮中,官員需根據君主親屬的喪服等級調整自身服喪規格。

  2. 歸附、順服
    強調對權威的服從或地域的歸順,如《荀子·非十二子》提到“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史記·五帝本紀》描述黃帝統治時期“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均體現對強盛勢力的臣服。

  3. 遵從
    指對規則或觀念的遵守,如《荀子·儒效》批判亂世中人們反而遵從奸邪之道:“治世之所棄,而亂世之所從服也”。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從服》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從服」這個詞源自古漢語,意為「跟隨服從」或「侍奉服事」。它常用來形容一個人依從他人或組織的意願,順從他們的要求和指導。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從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人」和「衣」。其中「人」部表示與人有關,「衣」部表示與服裝有關。它的筆畫數為14畫。 來源 「從服」一詞在古代用法中并不常見,主要在曆史文獻或古代文學作品中出現。它反映了古代社會中重視尊卑秩序和服從的價值觀念。 繁體 「從服」一詞的繁體字為「從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從服」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然而,關于具體古漢字寫法的細節因年代和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在此不提供具體的古代寫法。 例句 1. 他對上級的命令總是從服不違。 2. 在古代中國,婦女對丈夫要有「從服」的精神。 組詞 與「從服」相關的組詞包括:服從、順從、依從、奉行等。 近義詞 與「從服」意思接近的詞彙有:順從、聽從。 反義詞 與「從服」意思相反的詞彙有:反抗、違抗、不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