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量力度德的意思、量力度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量力度德的解釋

《左傳·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後以“量力度德”指量度人的能力和德行。《後漢書·崔寔傳》:“量力度德,《春秋》之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量力度德”是一個源自《左傳》的成語,指在行動前既要評估自身能力,也要衡量德行是否符合要求,強調道德與能力的雙重考量。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由“量力”(衡量能力)和“度德”(考量德行)組成,意為: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足以服衆,同時估計能力是否勝任事務。其核心思想是倡導人在做事時需兼顧道德修養與實際能力,避免好高骛遠。

二、出處與演變

  1. 經典來源:最早見于《左傳·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2. 後世引用:如《後漢書·崔寔傳》提到“量力度德,《春秋》之義”,進一步将其與儒家經典關聯。

三、用法與結構

四、現實意義 該成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對“德才兼備”的重視,適用于現代決策場景。例如企業管理中,選拔領導者既需考察專業能力,也要評估其品德是否服衆。

“量力度德”要求人們在行動前綜合評估德行與能力,既是對個人修養的提醒,也蘊含實事求是的處世智慧。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量力度德

量力度德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道德準則來行事。它的意思是要量力而為,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同時要謹守道德底線。

拆分部首和筆畫

量力度德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别是量、力和德。

來源

量力度德最早出自《論語·季氏》一章中的一句話:“量力而行,古之人也。”後來被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行為中。

繁體

量力度德的繁體字為量力度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在本成語中,字形一般比較接近現代漢字。

例句

他在事業上始終量力度德,從不貪心和不切實際。

組詞

量力、量力而行、度德量力、量力而為

近義詞

量寬取舍、量情斟酌、量步謹行

反義詞

過猶不及、力不從心、胸無點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