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君陳的意思、君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君陳的解釋

人名。 周公 旦 之子。《書·君陳序》:“ 周公 既沒,命 君陳 分正東郊 成周 ,作《君陳》。” 孔穎達 疏:“ 周公 遷 殷 頑民於 成周 。頑民既遷, 周公 親自監之。 周公 既沒,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陳 代 周公 監之,分别居處,正此東郊 成周 之邑。”《禮記·坊記》“ 君陳 曰” 漢 鄭玄 注:“ 君陳 ,蓋 周公 之子, 伯禽 弟也。”後因以喻皇家之重臣。 唐 楊巨源 《薛司空自青州歸朝》詩:“天眷 君陳 久在東,歸朝人看大司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君陳”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其解釋可從以下兩個主要角度展開:

一、作為人名

  1. 身份背景
    君陳是西周時期的重要人物,本名姬陳,“君”為尊稱。他是周公旦(周武王之弟,西周開國元勳)的次子,魯國第一任國君伯禽的弟弟。

  2. 曆史職責
    周公去世後,周成王命君陳接替其父職務,治理東郊成周(今洛陽一帶),負責管理殷商遺民和鞏固周王朝統治。此舉體現了周王室對周公家族的信任,也說明君陳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二、作為文獻篇章

《尚書·周書》中有一篇名為《君陳》的文獻,主要内容是周成王對君陳的任命和訓誡:

  1. 核心内容
    成王告誡君陳要以德治國,遵循周公的教導,如“至治馨香,感于神明”(德政的馨香能感動神明),并強調“爾惟風,民惟草”(君主如風,百姓如草,上行下效)的治國理念。

  2. 曆史意義
    該篇章記錄了西周初期政治思想,尤其是“明德慎罰”的執政方針,對後世儒家思想影響深遠。


三、文化引申

唐代詩人楊巨源在《薛司空自青州歸朝》中以“君陳”喻指皇家重臣,可見其名在後世成為忠臣能吏的象征。這種用法體現了曆史人物對文化符號的深遠影響。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君陳》的意思

《君陳》是一個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君(jūn)意為“君主、君王”;陳(chén)意為“陳述、呈現”。因此,《君陳》的意思為君主陳述或君王呈現。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君:部首口,總筆畫7;陳:部首阝,總筆畫11。

來源和繁體寫法

《君陳》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獻,可以追溯到《史記》中記載的曆史事件。在繁體字中,君寫作「君」,陳寫作「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君陳也有一些古時候的寫法。君可以寫作「㞢」或「㚣」,陳可以寫作「襯」或「謲」。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君陳》的例句:

1. 君陳國事,明辨是非。

2. 朝廷上的君陳文書内容詳實清晰。

3. 君陳座右銘,以激勵人民。

4. 君陳所思所念,深深地感動了臣子們。

組詞

君臨、陳述、明陳、陳設。

近義詞

呈述、陳列、君王陳述。

反義詞

倒退、收回、隱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