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 a terrible mess] 烏七八糟
形容混亂或肮髒。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多虧 生寶哥 的品格,對 素芳 嬸子表示冷淡,躲避;要不然, 下河沿 這個選區,不知會變成什麼污七八糟的地方!” 郭澄清 《大刀記》第十三章:“用自己的血和汗,将這污七八糟的世界,沖刷個幹淨,染它個通紅!” 陳登科 等《破壁記》第四章:“眼淚和油彩,把一個潔白的枕頭套染得污七八糟。”
“污七八糟”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wū qī bā zāo”,主要用于形容事物雜亂無章、混亂無序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核心含義
指環境、事物或局面十分混亂、肮髒、不整潔,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例如:“房間裡污七八糟,根本無處下腳。”
近義詞
反義詞
文學出處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寫道:“整個的北平都在污七八糟中,她所知道的‘能人’們,都閉着眼瞎混。”
這一用法奠定了該詞描述社會或環境混亂的語境。
現代例句
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對比,可參考滬江詞典或漢典等來源。
污七八糟是一個俗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件事情或者某種狀态非常混亂、雜亂無章。它的拆分部首為水,左邊是七,右邊是疋。根據《康熙字典》,它的總筆畫數為11。
這個詞的來源尚不明确。一種說法是源于方言,七八糟中的“七八”在方言中指雜亂的樣子,後來加上“糟”字,表示更加混亂的狀态。另一種說法是來自廟會,七、八、糟等字都有這個意思,結合在一起形容廟會上的雜亂景象。
在繁體字中,污七八糟的寫法仍然是污七八糟。并沒有特定的繁體變化形式。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污七八糟這個詞出現時間較晚,沒有古代的寫法記錄。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我的房間裡亂得污七八糟,一點也找不到東西。
2. 這個項目的進度完全污七八糟,我們需要緊急調整。
一些與“污七八糟”相關的組詞包括:污濁、七零八碎、糟糕透頂等。
一些近義詞有:一塌糊塗、亂七八糟、雜亂無章。
一些反義詞有:井然有序、井井有條、整潔有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