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奠的意思、布奠的詳細解釋
布奠的解釋
(1).古代大夫家祭時酬答賓客之禮。《禮記·曾子問》:“布奠於賓,賓奠而不舉。” 鄭玄 注:“布奠,謂主人酬賓,奠觶於薦北。” 孔穎達 疏:“主人酌西方之尊以酬賓,主人尊爵于賓之薦北,賓取爵東面,奠于薦南,所謂布奠於賓也。”
(2).謂陳列祭品。 唐 李華 《吊古戰場文》:“布奠傾觴,哭望天涯。”
詞語分解
- 布的解釋 布 ù 棉、麻及棉型化學短纖維經紡紗後的織成物:布匹。布帛。布衣。 古代的一種錢币。 宣告,對衆陳述:宣布。發布。布告。開誠布公(推誠相見,坦白無私)。 分散到各處:散布。遍布。星羅棋布。 流傳,散播
- 奠的解釋 奠 à 向死者供獻祭品緻敬:祭奠。奠酒。 穩固地安置:奠都(?)。奠基。奠定(使穩固安定,如“奠奠基礎”)。 筆畫數:; 部首:大;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布奠”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方面:
一、基本釋義
-
古代大夫家祭時酬答賓客之禮
指在祭祀活動中,主人向賓客敬酒并放置酒器的禮儀環節。這一行為體現了對賓客的尊重,屬于周代禮儀制度的一部分。
-
陳列祭品
指在祭祀或典禮時擺放祭品的行為,強調儀式的莊重性和規範性。
二、詳細解釋
-
禮儀背景
根據《禮記·曾子問》記載,“布奠於賓,賓奠而不舉”,即主人将酒器(觶)放置在賓客的席位北側,賓客則取酒器後放置于席位南側,完成這一互動禮儀(鄭玄注、孔穎達疏)。
-
文學用例
唐代李華在《吊古戰場文》中寫道:“布奠傾觴,哭望天涯”,此處“布奠”指戰争後人們陳列祭品、悼念亡者的場景,凸顯悲怆氛圍。
三、文化延伸
- 詞源背景:部分文獻提及“布奠”可能與古代君主武成布置祭壇的傳說相關,但此說法多見于文化解釋,非直接詞義來源。
- 應用場景:多用于描述祭祀、喪禮或莊重儀式中的禮儀行為。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禮記》原文或唐代文學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布奠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 布奠(bù diàn)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在某個場合或者儀式上,按照一定的方式布置、安排。
- 拆分部首:左邊是“巾”部,右邊是“隹”部。
- 筆畫:布奠共有12畫。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 布奠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禮儀儀式中。在中國古代,布奠是指在祭祀或喪葬儀式時,擺放祭品或者為死者安葬時所進行的布置和安排。
- 在繁體字中,布奠的寫法為「佈奠」。
- 古時候,布奠的寫法略有不同。以商周金文為例,字形類似漢字“青”。在東漢隸書中,字形逐漸趨向于現代寫法。
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 例句:在祖先的祭祀儀式上,要仔細布奠祭品。
- 組詞:布置、奠定、禮儀、儀式。
- 近義詞:擺放、安排。
- 反義詞:收拾、撤銷。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