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黃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白魚赤烏之符,黃銀紫玉之瑞。”《新唐書·杜如晦傳》:“ 太宗 嘗賜 房玄齡 黃銀帶。”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黃銀》:“黃銀者,果何物也?世有鍮石,質實為銅,而色如黃金,特差淡耳,則 太宗 之謂黃銀者,其殆鍮石也矣。”
“黃銀”是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籍和現代考證綜合理解:
一、核心釋義 指黃銅(銅鋅合金),而非真正的銀。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常見,例如: •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提到“黃銀紫玉之瑞”; • 《新唐書》記載唐太宗賜房玄齡黃銀帶; • 宋代程大昌考證認為黃銀即“鍮石”(黃銅的古稱),色澤類金但較淺淡。
二、與白銀的區分 白銀為純銀(Ag),呈白色金屬光澤,而黃銀實為銅合金,因含鋅呈現黃色,二者在成分和色澤上完全不同。
三、現代認知 該詞現已罕用,更多作為曆史詞彙出現在古籍研究中。需注意部分網絡信息可能混淆“黃銀”與“黃金”“白銀”概念,需結合權威史料辨析。
示例應用
古詩詞中常用作祥瑞象征,如“黃銀紫玉之瑞”即通過黃銅與玉石組合表達吉兆寓意。
《黃銀》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一種某種程度上色澤發黃的銀質材料。
《黃銀》的部首為金,總共包含7個筆畫。
《黃銀》一詞由黃和銀兩個字組成。黃指的是顔色偏黃的一種色彩,而銀則是一種常見的貴金屬。
《黃銀》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黃銀」。
在古代漢字中,「黃銀」這個詞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
1. 他在展櫃裡看到了一塊非常美麗的黃銀飾品。
2. 這件古代黃銀器物的價值不菲。
1. 黃金 - 指的是黃色的金質材料。
2. 銀色 - 形容色彩如銀的物體或顔色。
3. 銀器 - 指用銀材料制作的器物。
4. 銀飾 - 指用銀制作的裝飾品。
1. 黃金 - 同樣指某種程度上色澤發黃的金質材料。
2. 金黃 - 形容色彩如金的物體或顔色。
1. 純銀 - 指純度極高的銀材料,沒有色澤。
2. 白銀 - 指沒有明顯色澤的銀質材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