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文瀾閣的意思、文瀾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文瀾閣的解釋

清 代專藏《四庫全書》的書閣之一。 乾隆 四十九年(1784年)建,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孤山 , 鹹豐 十年(1860年)倒塌,書多流散。 光緒 六年重建,書由 丁丙 、 丁申 二人搜集鈔補大半,後又陸續根據 文津閣 本鈔補完全。書今藏浙江圖書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文瀾閣是清代乾隆年間為珍藏《四庫全書》而建的皇家藏書樓,其詞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曆史淵源
文瀾閣始建于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位于杭州孤山南麓,是清代七大藏書閣之一,也是江南三閣(揚州文彙閣、鎮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中唯一幸存者。曆史上曾因太平天國戰亂損毀,後經丁丙、丁申兄弟搶救散佚書籍,并曆經光緒年間重建及民國時期補抄,最終使《四庫全書》基本恢複原貌。

二、建築與文化象征

  1. 建築特色:文瀾閣融合江南庭院風格與皇家建築的莊重,布局對稱,包含假山、月台、曲廊等園林元素,占地0.17公頃,主體為三層木構建築。
  2. 文化内涵:除實體藏書功能外,“文瀾閣”一詞常被引申為學識淵博的象征,源自《宋史》中南宋學者孫觀建閣傳學的典故。

三、現代價值
現存文瀾閣歸屬浙江省博物館,原藏《四庫全書》于1911年遷至浙江圖書館,成為研究清代藏書文化、建築藝術的重要遺産。其曆史變遷反映了中國古代文獻保護與傳承的艱辛曆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文瀾閣》的意思

《文瀾閣》是一個詞語,它指的是一個典籍圖書館,也可以用來指涉一個文化學術的研究機構或團體。這個詞語在古代中國被廣泛使用,意味着擁有大量精華文獻和學問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文瀾閣》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三個部分:文、瀾和閣。其中,文的部首是文,筆畫為4;瀾的部首是水,筆畫為4;閣的部首是阝(阜),筆畫為8。

來源和繁體

《文瀾閣》這個詞的源自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官方機構。當年中國古代的圖書館官員用來指稱存放書籍的地方,後來也用來指稱學問淵源和智慧積累的地方。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為「文瀾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時候會有所不同。關于《文瀾閣》這個詞,在古時候也有一些寫法的變體。例如,文和瀾可以分别寫作「文」和「瀾」,也可以合起來寫作「文瀾」。閣則可以寫作「閣」,例如「文瀾閣」。

例句

1. 學子們聚集在《文瀾閣》研究文化遺産。

2. 這座城市的《文瀾閣》收藏了許多珍貴的古籍。

組詞

1. 文化研究、瀾石、古代文獻、圖書館、學問積累。

近義詞

1. 珍本閣

2. 精華館

3. 學問殿堂

反義詞

1. 低級館

2. 粗陋室

3. 智識荒蕪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