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兩江的意思、兩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兩江的解釋

清 江南省 和 江西省 的合稱。地轄 江蘇 、 安徽 、 江西 三省。《清會典·戶部·尚書侍郎職掌二》:“ 山東省 之南為 兩江 ,其省三:曰 江南 之 江蘇 ,曰 江南 之 安徽 ,曰 江西 。” 魯迅 《朝花夕拾·瑣記》:“這也無怪,這學堂的設立,原是因為兩江總督(大約是 劉坤一 罷)聽到 青龍山 的煤礦出息好,所以開手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兩江"是漢語中具有曆史地理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兩條江流的合稱",通常指地理空間上相鄰或交彙的兩條江河。這種用法常見于區域水文特征描述,例如重慶境内的長江與嘉陵江交彙處即被稱為"兩江彙流"。

二、曆史行政概念 清代官制文獻《清史稿·職官志》記載,兩江特指江南省與江西省的合稱,該行政區劃涵蓋今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及上海市。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析置為江蘇、安徽兩省後,"兩江總督"仍作為管轄這三省軍政事務的最高官職存在,此行政稱謂沿用至清末。

三、現代延伸應用 當代中國地理學界在《中國地理大辭典》中拓展了該詞的内涵,既保留傳統長江中下遊流域的指代功能,也用于特定工程項目的命名體系。如"兩江新區"作為國家級開發區,其命名即融合了長江、嘉陵江的地理标識與區域發展戰略的雙重意蘊。

網絡擴展解釋

“兩江”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主要含義:

一、清代行政區劃概念

  1. 曆史沿革
    清初,“兩江”指江南省與江西省的合稱。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被拆分為江蘇、安徽兩省,但此後仍将江蘇、安徽、江西三省的統轄區域沿稱為“兩江”。

  2. 地域範圍
    涵蓋今江蘇省、安徽省、江西省全境,以及上海市(屬原江南省轄區)。這一區域是清代經濟與文化核心區,貢獻了全國近三分之一的賦稅。

  3. 行政職能
    設“兩江總督”為地方最高長官,主管三省軍政要務。初期多由滿人擔任,太平天國後漢人漸增,曆史上共有80餘人擔任此職。

二、其他含義

  1. 河流代稱
    在部分語境中,“兩江”可泛指長江與黃河,或特定地區的兩條江河(如四川郫江、流江),但此用法多見于文學比喻,非主流含義。

  2. 現代用法
    當代“兩江”也用于地名,如吉林省安圖縣兩江鎮,或重慶市的“兩江新區”(指長江、嘉陵江交彙區域)。

三、總結

“兩江”的核心定義源于清代行政區劃,現多用于曆史研究領域。其他引申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清史稿》或地方志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昂然而入白熱化半籌莫展邊書比沖罼罕炳如日星,炳若日星材行草聖啜食達德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洞察一切焚化跪下黃冶嘉醴绛幡建構嚼羽節旦祭肺诘屈磝碻鸠聚巨費空華誇傲寬默魁人撈撈搭搭良吏泸州馬嵬末師摹捉目無組織内室齵差潛神輕飔榮富善財善財難舍上書房閃爍其詞笙歌十六樓松淚螳蜋體認脫易違卯微小五金閑諜閑解小廉曲謹曉行夜住下筯匣子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