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草聖的意思、草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草聖的解釋

對在草書藝術上有卓越成就的人的美稱。如 漢 代 張芝 、 唐 代 張旭 等。 晉 衛恒 《四體書勢》:“ 弘農 張伯英 ……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下筆必為楷則,常曰‘怱怱不暇草書’,寸紙不見遺,至今世尤寶其書, 韋仲将 謂之草聖。” 張彥遠 《法書要錄》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來能書人名》:“ 弘農 張芝 ,高尚不仕,善草書,精勁絶倫……人謂為草聖。”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之七:“ 張旭 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清 趙翼 《稚存往甯國時曾約同遊黃山遲餘不到歸以負約相嘲和韻報之》:“始知草聖運腕神,端仗劒娘鬥眉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草聖”是漢語中對草書藝術成就卓越者的尊稱,特指在草書領域具有劃時代影響的書法家。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核心含義
    指在草書創作中達到極高境界的書法家,強調其技藝的獨創性和藝術影響力。

  2. 曆史演變

    • 漢代至唐代,“草聖”多指張芝、張旭等代表人物;
    • 後世也偶有用此稱贊譽其他草書名家(如懷素),但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

代表人物

  1. 張芝(東漢)

    • 被尊為“草聖之祖”,首創“一筆書”,打破隸書章法,奠定今草基礎;
    • 典故“臨池學書,池水盡黑”即源于他。
  2. 張旭(唐代)

    • 以“狂草”聞名,開創連綿回繞的書寫風格,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并稱“唐代三絕”;
    • 因醉酒後揮毫被稱為“張颠”,其筆法影響顔真卿等大家。
  3. 懷素(唐代)

    • 部分文獻稱其為草聖,尤擅狂草,以《自叙帖》著稱;
    • 因貧苦時期用芭蕉葉練字,與李白、杜甫交遊,有“醉僧”之名。

延伸知識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位書法家的作品或曆史評價,可參考權威書法史典籍或博物館藏品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草聖》這個詞是指對擅長書法和繪畫的人的尊稱。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草」的部首是「艹」,它可以獨立成字,表示植物的總稱。它的筆畫數為9。 - 「聖」的部首是「土」,它也可以獨立成字,表示土地或泥土。它的筆畫數為6。 來源: 《草聖》一詞最早出現在《紅樓夢》中,指的是賈寶玉假扮書法家并自稱「草聖」,用以誇耀自己的文才。 繁體寫法: 「草聖」在繁體中的寫法是「草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草聖」一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可以用不同的字體和書寫風格進行表達。 例句: - 他是當代的一位草聖。 - 這件作品堪稱一位真正的草聖的傑作。 組詞: - 草書、書聖:指擅長草書的人,對書法造詣很高的人。 近義詞: - 書聖、字聖:也是指對書法和繪畫有很高造詣的人。 反義詞: - 笨手笨腳、文不對題:指對書法和繪畫技能不擅長的人。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