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祭肺的意思、祭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祭肺的解釋

古代祭祀, 周 人用牲肺以祭。《禮記·曲禮下》:“歲兇,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 鄭玄 注:“禮食殺牲則祭先, 有虞氏 以首, 夏後氏 以心, 殷 人以肝, 周 人以肺。不祭肺,則不殺也。” 孔穎達 疏:“此膳而不祭肺,則食不兼味也。” 宋 司馬光 《乞聽宰臣等辭免郊賜劄子》:“是故歲兇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大夫不食粱,士飲酒不樂。明君臣上下,皆當深自貶損以救民急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祭肺”是古代祭祀儀式中的特定用詞,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周代祭祀時使用牲肺作為祭品的禮儀。根據《禮記·曲禮下》記載,周人在祭祀時會用牲畜的肺來祭奠祖先或神靈,這一行為被稱為“祭肺”。

二、曆史背景與文獻依據

  1. 《禮記》記載
    《禮記·曲禮下》提到:“歲兇,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鄭玄注解說,周人以肺為祭品,若遇災年,君主不祭肺則象征不殺牲,以示節儉。
  2. 不同朝代的祭祀差異
    • 有虞氏(舜時期)用牲首祭祀
    • 夏後氏(夏朝)用心髒
    • 殷商用肝髒
    • 周代改用肺髒。

三、延伸意義

在特殊時期(如災年),“不祭肺”成為君主克制用度的象征,體現古代統治者對民生疾苦的體恤。例如宋代司馬光曾引用此典,強調君臣應“深自貶損以救民急”。

四、其他可能的誤解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祭肺”解釋為“形容極度痛苦”,但此說法缺乏古籍依據,可能是對字面的誤讀或現代引申,需謹慎對待。

“祭肺”是周代祭祀禮儀的專稱,核心含義與祭祀用牲肺相關,并衍生出政治節儉的象征意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禮記》原文及鄭玄、孔穎達的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祭肺的意思

《祭肺》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祭拜祖先或逝去親人時,特别祭奠其先人的肺髒。這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傳統風俗,祭祀時認為肺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有特殊的象征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祭肺》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示”和“月”,部首示意着與宗教、祭祀等相關的事物;部首月則表示與肉類食物、身體器官等有關。該詞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祭肺》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先秦時期的經典著作《周禮·春官宗伯·職方氏》,是描述祭祀禮儀的内容。在繁體中,該詞的寫法為「祭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略有不同,因此《祭肺》這個詞也有古時候的寫法。根據古籍記載,古代《祭肺》這個詞的寫法為「祭肺」,與現代的寫法相同,隻是在字形上可能稍有出入。

例句

1. 今天我們全家人舉行了隆重的祭肺儀式,以表達對我們祖先的敬意。

2. 在傳統習俗中,祭肺是一個重要的儀式,人們相信通過祈禱可以祈福平安。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祭祖、祭拜、肺病、肺癌

近義詞:祭奠、祭祀、祭神

反義詞:祝福、慶祝、歡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