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绛幡的意思、绛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绛幡的解釋

赤色旗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垂絳幡之素蜺兮,載雲氣而上浮。”《金史·禮志九》:“少府監設雞竿於樓下之左,竿上置大盤,盤中置金雞,雞口銜絳幡,幡上金書‘大赦天下’四字,卷而銜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绛幡”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文獻出處與用法

  1.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記載“垂絳幡之素蜺兮,載雲氣而上浮”,描繪了绛幡與雲氣交織的奇幻場景,體現其象征性。
  2. 《金史·禮志九》
    提到大赦儀式中“雞口銜绛幡,幡上金書‘大赦天下’四字”,說明绛幡在古代禮儀中承載重要功能。

綜合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史記》《金史》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绛幡

绛幡是一個漢字詞,由绛和幡兩個部分組成。

绛的拆分部首是纟,它是絲的意思,表示與絲綢相關。绛的筆畫數是6畫。

幡的拆分部首是幹,它表示與旌旗相關。幡的筆畫數是13畫。

绛幡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是指用绛色絲綢制成的旌旗。绛色是紅色的一種,代表着尊貴和莊重。

在繁體字中,绛被寫作絳,幡保持不變。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绛被寫作綢,幡被寫作幡旗。

例句:春風吹動着绛幡,莊嚴地飄揚在皇宮門前。

組詞:绛色、帷绛、绛紗、戰旗、戰幡。

近義詞:紅旗、紅幡、絲綢幡。

反義詞:白旗、黑旗、素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