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小廉曲謹的意思、小廉曲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小廉曲謹的解釋

小事上的廉潔謹慎。意指拘于小節,不識大體,故言小、曲。 宋 朱熹 《答或人》:“鄉原是一種小廉曲謹、阿世徇俗之人。”《宋史·儒林傳二·王回》:“不為小廉曲謹,以求名譽。” 明 李東陽 《送邵國賢詩序》:“諳人情,達事變,不限於小廉曲謹之節,則謂之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小廉曲謹”是漢語中用于形容表面品行的聯合式成語,其核心含義指人在小節上刻意表現廉潔謹慎,卻缺乏大義堅守。以下從語義、語源、用法三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小”指細微之處,“廉”即廉潔;“曲”含拘泥之意,“謹”為慎重。四字組合形成互文結構,強調過度拘泥于瑣碎儀節的行為特質。《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細微的廉潔謹慎,指拘守小節不識大體”(來源:《漢語大詞典》第3冊),凸顯其“重形式輕本質”的語義特征。

二、出處溯源 該成語定型于宋代典籍,朱熹《答或人》有載:“鄉原是一種小廉曲謹、阿世徇俗之人”,用于批判僞善之士。宋代魏了翁《鶴山文集》更明确揭示其局限性:“士之小廉曲謹,不足以當世用久矣”,揭示此類行為在儒家倫理體系中的負面評價。

三、用法分析

  1. 語用功能:多作謂語、定語,含明顯貶義色彩。如:“考核官員須防小廉曲謹之輩”(當代政論用法)
  2. 近義對比:較之“循規蹈矩”的中性表述,本詞更強調“虛僞做作”;相較于“道貌岸然”,其批判焦點在于“舍本逐末”。
  3. 反義參照:與“大行不顧細謹”(《史記》)形成價值觀對立,後者主張把握核心原則而不苛求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

“小廉曲謹”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xiǎo lián qǔ jǐn(注意“曲”此處讀qū,意為細微、隱晦),形容人過分注重小節上的廉潔謹慎,卻忽視了大局或整體原則,含貶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釋義與出處


2.用法與結構


3.近義詞與反義詞


4.延伸解析


該成語強調“過度關注細節而忽略整體”,常用于提醒人需平衡小節與大局。如需更多例句或典故,可參考《宋史》或朱熹文集。

别人正在浏覽...

鳌天霸杜白眉擺撲白旃鸨兒奰屓不格裁規拆襪線車無退表沖輣低隘洞中仙端厚放眼世界反虞分茅嶺更新根蟊怪人汩汩過遍花骨朵驕詐解溲稽古京式大帽闌楯浪漫主義爛柯亭林業柳下借陰昧略靡飾末庭木扇鎳币乾電池青菰群幹染古認識三揖三讓三悊十日歡十雨五風失張失緻索鐵天氣預報銅郭秃襟秃刷烏克蘭無向鹹風蛋雨僩雅小冠子夏卸帆饩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