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心中,内心。 唐 鄭據 《七老會詩》:“更無外事來心肺,空有清虛入思神。”
(2).喻真情實感。 五代 齊己 《寄友生》詩:“涼夜攲枕應得夢,平生心肺似君多。”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一:“ 江淹 拟 劉琨 ,用韻整齊,造語沉着,不如 越石 吐出心肺。”
(3).指良心。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你是什麼東西!我一天到晚打内打外的操心,你坐在家裡橫草不動,豎草不拿!你長着心肺沒有?”
心肺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基礎義項與延伸内涵,以下從權威辭書角度進行解釋:
心髒與肺髒的合稱
指人體胸腔内維持生命的核心器官——心髒與肺。心髒主血液循環,肺主呼吸交換,二者協同維持機體供氧。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452頁。
查看定義參考(注:鍊接指向商務印書館官網《現代漢語詞典》介紹頁)
比喻核心或關鍵部分
引申指事物中最重要、起決定性作用的要素,如“企業的心肺部門”。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6卷第1124頁。
在專業醫學辭書中,“心肺”進一步強調其生理聯動性:
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心肺”詞條。
古漢語中常以“心肺”喻指人的本性或情感中樞,如:
“剖開心肺見真情”(《喻世明言》),形容坦誠相待。
此用法凸顯其在傳統文化中的精神象征意義。
權威參考依據:
“心肺”是“心髒”和“肺髒”的合稱,兩者是人體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核心器官,協同維持生命活動:
心髒
位于胸腔中部偏左,通過收縮和舒張将血液泵送至全身,為組織提供氧氣和營養物質,同時回收代謝廢物(如二氧化碳)。正常成人靜息心率約為60-100次/分鐘。
肺髒
位于胸腔兩側,負責氣體交換:吸入氧氣進入血液,排出二氧化碳。肺泡是肺的基本功能單位,通過擴散作用完成氣體交換。
協同作用
心髒将缺氧血液泵入肺部(肺動脈),肺部完成氧合後,富氧血液經肺靜脈返回心髒,再由心髒泵送至全身。這一過程稱為心肺循環,是維持機體氧供的關鍵。
重要性
心肺功能直接影響人體耐力與健康,心肺疾病(如冠心病、慢阻肺)可能危及生命。增強心肺功能的常見方式包括有氧運動(如跑步、遊泳)和避免吸煙等不良習慣。
筆到裨輔簸惡部縣傳觀達官顯宦鞑虜典經典選遞解滴水動刑耑此發祿方外之學法象公廉锢鑰衡管華妙換把子慌錯火鼠佳士骥馬錦瑟年華金搖訣語據亂看戲口德愧悅老米飯揑殺不成團樂憂哩溜歪斜明牧抹貼目見耳聞幕職陪遊噴玉起化親夫主群起攻之日兄騷詞上岸折上巾師帥唆撥瑣士天下為公梯桄童妾僞易問信烏鹽角狹陋洗床阋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