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部縣的意思、部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部縣的解釋

所轄之縣,屬縣。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賦稅》:“ 周世宗 嘗患賦稅之不均,詔長吏重定。 潁州 刺史 王祚 躬行部縣,均其輕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部縣是中國古代行政區劃術語,在不同曆史時期具有特定含義,主要與監察區或高層政區相關,需結合具體朝代制度理解:

一、漢代“刺史部”的核心含義

“部”在漢代指“刺史部”,是中央派遣刺史進行監察的區域單位。漢武帝時将全國劃分為十三刺史部(如豫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等),每部涵蓋若幹郡國。“縣”則是其下轄的地方行政實體。此時的“部縣”并非獨立政區名,而是指刺史部監察範圍内的郡縣體系。

來源:《漢書·地理志》記載刺史部劃分;《中國曆史地圖集》漢代卷。

二、唐代“道”的演變

唐代改“部”為“道”,如貞觀十道、開元十五道。道作為高層監察區,下轄府、州、縣。“部縣”可理解為道級轄區内的縣級行政單位,但“部”已逐漸被“道”取代。

來源:《通典·州郡典》;《新唐書·地理志》。

三、明清時期的職能轉化

明清時期,“部”多指中央六部(如戶部、吏部),與地方政區無直接關聯。縣級政區直接隸屬于府或直隸州,“部縣”一詞不再具有行政區劃意義,僅存于曆史文獻中。

來源:《明史·職官志》;《清史稿·地理志》。


特殊說明:需注意“部縣”與今湖南省“郴州市”下轄古地名“郴縣”(2018年撤縣設區為蘇仙區、北湖區)的區别。後者是具體縣名,非“部縣”概念。

來源:民政部《2018年行政區劃調整公告》。

讀音提示:“郴”字讀作chēn(ㄔㄣ),專用于地名郴州。

網絡擴展解釋

“部縣”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作為成語的引申含義

  1. 基本詞義:指古代行政體系中的“部門”與“縣級行政區”兩個層級,後衍生為形容官僚主義、行政程式繁瑣的現象。
  2. 使用場景:多用于批評政府或組織内部效率低下、流程複雜的情況,如政治讨論、社會評論等。
  3. 曆史淵源:源自中國古代官制,因部門與縣級行政事務常涉及多層審批,導緻效率問題,逐漸形成這一比喻性表達。

二、作為普通詞語的本義

  1. 字面解釋:指被上級機構管轄的屬縣,常見于曆史文獻。例如《後漢書》中“部縣亭長”即指某縣下屬的亭長。
  2. 實例引用:宋代曾鞏《本朝政要策·賦稅》記載官員“躬行部縣”,意為親自巡查所轄縣區。

注意:現代漢語中,“部縣”作為獨立詞語使用較少,更多以成語形式出現,表達對行政效率的批評。若需具體曆史案例,可參考《後漢書》或宋代文獻中的原始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謗説寶源局八十孩兒背蓬裱法筆楮布拉柴維爾不摸頭步線行針參秉常常禅宇車徒畜縮竄繞榱棟誕興德友燔書坑儒關石挂相姑姥姥古妝海匪皇圖假面見臨幾策敬老慈少經制錢金龛揪兒激揚清濁巨盜劇邑款話揆情審勢捆綁朗朗乾坤牢丸連甍離草鬣狗杪冬名垂竹帛帕羅偏悭蜣蜋箝束清蘇卻老還童三元節使臣房獸铤束持俗父隨蔭萬不得已望洋而歎鰕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