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火鼠的意思、火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火鼠的解釋

(1).傳說中的異鼠。其毛可織火浣布。《太平禦覽》卷八二○引 晉 張勃 《吳錄》:“ 日南 比景縣 有火鼠,取毛為布,燒之而精,名火浣布。” 唐 張說 《喜雨賦》:“南窮火鼠之澤,北盡燭龍之會。” 宋 蘇轼 《徐大正閑軒》詩:“冰蠶不知寒,火鼠不知暑。” 清 趙翼 《途遇大雪》詩:“先生身将作火鼠,去向炎方嘗溽暑。”參見“ 火鼠布 ”。

(2).古代一種鼠形武器,利用火藥發揮殺傷力。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火藥》:“ 戚繼光 帥 薊門 ,又用火鴉、火鼠、地雷等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火鼠,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神話色彩的詞彙,其詳細釋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一、基本釋義與古籍記載

火鼠指中國古代傳說中栖息于火山或烈火中的奇異鼠類生物。其核心特征為:

  1. 耐火特性:據《神異經》載,火鼠"毛可為布",其毛皮織成的"火浣布"遇火不焚,反而能在火中洗滌去污,故又名"火浣鼠"。
  2. 生存環境:晉代張華《博物志》稱其"生于炎山之中",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亦記載其"居火中"的特性。
  3. 外形描述:古籍多描述其形似鼠而體型較大,毛色赤紅,如《太平禦覽》引《吳錄》雲:"火鼠毛如蠶,可織火浣布"。

二、文學意象的延伸

在文學作品中,火鼠常被賦予象征意義:

  1. 堅韌不滅的隱喻:李商隱《碧城》詩"赤鱗狂舞撥湘弦"句,注家多認為"赤鱗"暗指火鼠,喻指不畏摧折的品性。
  2. 奇幻色彩的載體:日本《竹取物語》中輝夜姬所設難題"火鼠裘",即源于中國火鼠傳說,印證該意象的跨文化傳播。

三、現代學術考辨

學界對火鼠原型存在兩種觀點:

  1. 石棉礦物附會說:清代郝懿行《爾雅義疏》指出火浣布實為石棉織物,古人因見其耐火特性而虛構火鼠之說。
  2. 生物原型推測:部分學者認為記載可能源于某些耐高溫的火山地區齧齒類動物(如火山兔),但此說尚無實證支持。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火鼠”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兩類解釋:

一、傳說中的異鼠(神話生物)

  1. 特征與習性
    火鼠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奇獸,亦稱“火光獸”。據記載,它栖息于南方火山中,以燒不壞的“不盡木”為居所。其毛色在火中呈赤紅色,出火後變為白色,且遇水即死。另說其活動具有季節性,春夏現身、秋冬隱匿。

  2. 火浣布與用途
    火鼠的毛發可織成“火浣布”,這種布料遇火焚燒後反而更加潔淨。晉代《吳錄》、唐代張說《喜雨賦》等文獻均有記載,蘇轼詩中“火鼠不知暑”也借其特性喻指不畏炎熱。

二、古代軍事武器

火鼠亦指明代出現的一種鼠形火器,内部填充火藥,用于戰場殺傷。例如戚繼光在薊門駐防時,曾使用火鼠、火鴉等武器,屬于早期火藥武器的創新形式。

三、文化關聯與延伸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太平禦覽》、蘇轼詩詞或明代軍事典籍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頭吟半衣邊貿扁青波池捕房遲風臭不可聞蹉躟帶着鈴铛去做賊蹈流打傷大搜登稔雕枯雕素豐特乖慢關城鹄的國僑旱祭紅燙燙活脫兒賈豎積氛計文積壓口頰勒令斂避離本靈祇鸾輿祃禱漫口鳴盛尿鼈愆紊锓梓秋緒羣羣區外曲線圖認打山鬼聖子神孫使傳勢交守吏水惡特護瓦燈五陵兒鄉問蕭然襲刺邪葘谿豁新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