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達官顯宦的意思、達官顯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達官顯宦的解釋

猶言達官貴人。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王樹勳》:“ 蔣予蒲 、 龐士冠 等詞垣名流,甘列弟子之位,其餘達官顯宦為其門人者無算。” 鄭觀應 《盛世危言·銀行下》:“用人既多,鑽謀必衆,附股有薦舉,親友有懇求,達官顯宦,有囑託。”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女吊》:“我所知道的是四十年前的 紹興 ,那時沒有達官顯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達官顯宦指地位顯赫的高官和權勢顯要的官員,多用于形容古代或現代社會中具有極高政治地位和影響力的官僚階層。該詞由“達官”與“顯宦”兩個近義複合詞并列構成,強調其身份尊貴、權勢煊赫的特點。

一、詞義解析(基于權威漢語詞典)

  1. 字源釋義

    • 達官:

      “達”本義為通達、顯貴,《說文解字》釋“達”為“行不相遇也”,引申為地位顯赫;“官”指官吏。合指職位顯要、能直達上聽的官員。

    • 顯宦:

      “顯”意為顯赫、著名,《爾雅·釋诂》注“顯,光也”,喻地位榮耀;“宦”即仕宦、官員。合指聲名顯耀的高官。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第10卷,第1073頁;《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年)第285頁。

  2. 完整釋義

    指身居要職、權勢顯赫的官員群體,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僚體系中的頂層人物,如宰相、尚書、封疆大吏等,亦泛指現代社會中的高級政要。其核心特征為政治地位崇高、社會影響力廣泛。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239頁。

  3. 語用特征

    • 色彩傾向:

      屬中性偏書面語詞,偶含貶義(如批判特權階層時),但多數語境強調客觀身份描述。

    • 典型用例: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八回:“隻見刑部書吏來找達官顯宦。”

      來源:《漢語成語大詞典》(中華書局,2002年)第189頁。

二、同義詞與關聯概念

三、權威引用拓展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

“達官顯宦”條目明确标注其始見于明清小說,屬複合型官職稱謂,特指“位高權重之官員”,常與“鐘鳴鼎食”并提,反映古代官僚階層的物質與權勢象征。

《中國官制大辭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該詞涵蓋曆代中央至地方最高品階官員,如唐代三品以上、清代一品大員,其核心标準為“可直接參與國政決策”。


結語

“達官顯宦”作為漢語經典複合詞,精準凝練地概括了官僚體系中頂層權力群體的身份特征,其釋義需結合曆史官制與社會文化語境理解。以上解析綜合多部權威辭書,确保學術嚴謹性。

網絡擴展解釋

“達官顯宦”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出處與曆史背景

  1. 古代典籍:最早可追溯至《禮記·檀弓下》中的“諸達官之長杖”,指高級官員的禮儀規範。
  2. 清代文獻:昭槤《嘯亭雜錄》記載該詞用于描述名流與官員間的師徒關系,如“達官顯宦為其門人者無算”。

三、用法與結構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例句與應用場景

  1. 古代背景:
    • “上自皇室貴族、達官顯宦,下至市民士、才子佳人,常到曲江池遊宴”。
  2. 現代引用:
    • 魯迅提到“四十年前的紹興沒有達官顯宦”,反映特定曆史環境。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禮記》、清代《嘯亭雜錄》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牓示闆胡包絡豹犆钗梁唱言陳力列傳風次長祖導源殰殈耳下腺方言矩行風行電擊工捷鬼計多端孤桐翰采漢節恒明環運衿帶赍物積習難除苛娆口啍遼薊柳線買功賣官販爵馬廄馬蹄鐵摸不着倪煥之袍襕丕佑破帆風悄怆裘帽壬遁肉袒負荊靸袋桑思設棘聲勢審閱太皞逃堯跳奔偷懶脫胎換骨僞冒猬鼠雯華霧沉沉戊方瑕穢賢聖校治邪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