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抹貼的意思、抹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抹貼的解釋

謂用甜言蜜語哄騙。 元 劉庭信 《折桂令·憶别》曲:“情極處俊句兒将人抹貼,興闌也巧舌頭生出些枝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抹貼"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多見于明清白話小說,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已不常用。其核心含義為用安撫、讨好的言行使人平息怒氣或順從,常含刻意逢迎的意味。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抹貼(mǒ tiē)

指通過言語安撫、行為讨好或物質補償等方式,使他人(尤指因不滿而惱怒者)情緒平複、态度軟化或順從己意。

例:他見母親生氣,連忙說好話抹貼。


二、字義溯源

  1. 抹(mǒ):

    本義為“塗抹”,引申為“消除”“平息”,如“抹去眼淚”“抹平矛盾”。

  2. 貼(tiē):

    本義為“黏附”,引申為“安撫”“順從”,如“貼心”“服服貼貼”。

    二字組合後,強化了“主動消解沖突,使人順從”的行為意圖。


三、經典用例(權威文獻引用)

  1. 《水浒傳》第二十四回:

    王婆道:“娘子,你怎的抹貼得他歡喜?”

    此處潘金蓮欲讨好武松,王婆教其用手段“抹貼”,即通過言行讨其歡心(見明代施耐庵《水浒傳》)。

    (來源:中華書局《水浒傳》校注本)

  2. 《金瓶梅詞話》第十三回:

    西門慶被李瓶兒幾句軟話抹貼得心花怒放。

    描寫李瓶兒以柔順言語平息西門慶情緒(見明代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

    (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金瓶梅詞話》整理本)


四、方言與古語特征


五、近義詞辨析

詞彙 差異點
安撫 側重情感慰藉,無讨好意味
讨好 強調刻意逢迎,目的性更強
哄勸 多用于對孩童,語氣更溫和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抹貼"詞條釋義見第6卷第1283頁)

  2. 許少峰. 《近代漢語大詞典》[M]. 中華書局, 2008.

    (收錄明清小說用例,釋義為“用軟語安撫”)

網絡擴展解釋

“抹貼”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和發音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與發音

  1. 字面動作(讀作 mā tiē)
    指用手或物體輕輕擦拭或貼附某物,常見于日常場景。例如古代繪畫中,用毛筆輕抹墨汁以呈現細膩效果()。

  2. 比喻義(讀作 mǒ/mò tiē)
    在文學或方言中,引申為用甜言蜜語哄騙或安撫。如元曲《折桂令·憶别》中“情極處俊句兒将人抹貼”,形容以溫柔言語慰藉對方()。

二、使用場景

三、例句參考

  1. “畫家抹貼墨色,勾勒出山水意境。”(字面動作)
  2. “他巧舌如簧,幾句話便将人抹貼得服服帖帖。”(比喻義)

四、權威性說明

兩種解釋分别源自不同語境,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如需更多例句或來源,可參考《折桂令》原文或查字典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半旗杯柈舞博浪椎采購員償寃創刊詞出讓觸污蹉敗蹈常襲故盜名欺世殿後地蠶東不識笃類多情翻跟鬥防汛兵發題豐産罣帶冠蓋如雲诂訓學和章鴻祯黃榆信惠濟篲篠簡彜驕侈暴佚椒鶴文石焦尾靶家微嗟隱計谟荊山罽庭酒旗星醵集駿徒開陳款讬苦惜蟊賊杩子末篇逆臣皮解庫貧賤不移清正廉明秋灰唼唼神木愣吞貪将恬然自得天無絕人之路萬民吳醥痦子香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