锢鑰的意思、锢鑰的詳細解釋
锢鑰的解釋
禁锢鎖閉。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宗藩·谷王反複》:“﹝ 李景隆 ﹞ 永樂 四年,以嫌被幽,舉族錮鑰,其子孫至自相婚耦,至 正統 間始釋自便。”
詞語分解
- 锢的解釋 锢 (錮) ù 把金屬熔化以澆灌堵塞空隙:锢露(用熔化的金屬堵塞金屬物品的漏洞,如“锢锢鍋”。亦作“锢漏”)。 禁閉:禁锢。锢蔽。 古同“痼”,痼疾。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鑰的解釋 鑰 (鑰) è 開鎖或上鎖的用具:鎖鑰(a.“鎖”和“鑰”;b.喻重要關鍵;c.喻邊防要地,如“北方鑰鑰”)。 鑰 (鑰) à 義同(一):鑰匙(開鎖、上鎖的用具。“匙”讀輕聲)。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锢鑰”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 拼音:gù yào(ㄍㄨˋ 一ㄠˋ)。
- 含義:指“禁锢鎖閉”,即通過強制手段限制人或事物的自由,使其處于封閉狀态。
2.出處與例句
-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沈德符的《野獲編補遺·宗藩·谷王反複》:
“﹝李景隆﹞永樂四年,以嫌被幽,舉族锢鑰,其子孫至自相婚耦,至正統間始釋自便。”
此例描述李景隆因受猜忌被幽禁,其家族成員被長期禁锢,甚至被迫内部通婚,直至正統年間才獲釋。
3.用法說明
- 語境: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曆史叙述,強調對人身自由或家族活動的嚴厲限制。
- 現代使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屬于古語詞彙,常見于學術研究或古籍解讀。
4.相關擴展
- 近義詞:禁锢、幽閉、囚禁。
- 反義詞:釋放、解放、開放。
5.權威參考
- 漢典和查字典均将其定義為“禁锢鎖閉”,并引用明代文獻佐證。
- 低權威性網頁(如-6)内容與權威來源一緻,但缺乏額外補充信息。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曆史背景,可參考《野獲編補遺》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锢鑰》的意思
《锢鑰》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拘禁、束縛的鑰匙。一般用于形容事物的禁锢、限制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锢鑰》由“金”部和“钅”部字形組成。其中,“金”部有5畫,“钅”部有2畫。
來源
《锢鑰》最初出現在《漢書·郊祀志上》中。原文為:“邪官……锢鑰辄案不能啟者。”這裡,锢鑰指的是閉鎖官府文件的鑰匙。
繁體
《锢鑰》的繁體字為「錮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锢鑰》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他終于找到了打開心靈鎖的锢鑰。
2. 這個國家正處于一個思想被锢鑰束縛的時代。
3. 隻有擺脫外部的锢鑰,我們才能真正自由。
組詞
锢鑰獨立使用,目前沒有其他組成的詞彙。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禁锢、束縛、限制。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釋放、解放、解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