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析木星次的銀河。析木次自尾十度至鬥十一度,其間為漢津(銀河),故稱。《左傳·昭公八年》:“ 陳 , 顓頊 之族也,嵗在鶉火,是以卒滅。 陳 将如之。今在析木之津,猶将復由。” 唐 楊炯 《渾天賦》:“東宮則析木之津,壽星之野,箕為傲客,房為駟馬。” 清 毛世楷 《秋日感懷》詩:“人間何處投金瀨,天上徒聞析木津。”
析木津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天文與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析木”源自中國古代天文體系“十二星次”之一,對應二十八宿中的尾宿與箕宿。《爾雅·釋天》載:“析木之津,箕鬥之間漢津也”,其中“津”本義為渡口,此處引申為天河(銀河)中的津梁。“析木津”即指析木星次所對應的銀河區域,象征天河渡口。
析木津位于黃道十二宮的寅宮,涵蓋尾宿(天蠍座尾部)至箕宿(人馬座部分),是古人觀測銀河分野的重要标識。《漢書·律曆志》将其對應地支“寅”,屬東方蒼龍七宿之尾。
在星野學說中,析木津對應古代燕地(今河北至遼東),《左傳·昭公八年》有“析木之津,燕之分野”的記載,體現天文與地理的哲學關聯。
唐代後常以“析木津”喻指天際銀河,如李賀《天上謠》中“天河夜轉漂回星,銀浦流雲學水聲”,暗合析木津的浩瀚意象。
古人認為析木津是溝通天界的樞紐。《晉書·天文志》描述其為“天河之津”,象征宇宙陰陽交彙之所。神話中亦有“銀河鵲橋”與此關聯,賦予其超越天文的文化生命力。
參考資料
“析木津”是古代天文學和文學中的一個術語,其含義及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析木津(拼音:xī mù jīn)指古代星次“析木”對應的銀河區域。根據天文學劃分,析木星次的範圍從尾宿十度延伸至鬥宿十一度,其間為銀河(古稱“漢津”),故稱“析木津”。
如需進一步了解析木星次的具體劃分或相關詩詞,可參考高權威性來源如、4、8。
百味羹疤瘌眼迸淚變壞炳炳烨烨補裨塵塵誠使沉酣充軍初刻慈良刺美搭咕釣文鈎耳目股肱風行電擊紛難根器關送圭璋魧子後半晌畫分懽宴互剝痛瘡回眼貨錢護羌簡單化奬寵澆淳散樸結草箕倨禁障揪捽掠鬧流産六師螺蜯露妝蒙面喪心明懋難處内想盤察篇帛驅除卻倒荛牧實況實騰騰霜辔朔蓬讨嫌挺切圖鑒闱闼無害吏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