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兩種貴重的玉制禮器。《禮記·禮器》:“圭璋特。” 孔穎達 疏:“‘圭璋特’者,‘圭璋’,玉中之貴也;‘特’謂不用他物媲之也。諸侯朝王以圭,朝後執璋,表德特達不加物也。”《淮南子·缪稱訓》:“錦繡登廟,貴文也;圭璋在前,尚質也。” 清 袁枚 《新齊諧·滑伯》:“ 滑伯 之神,時時出現。圭璋衮冕而出者,官必陞遷;深衣便服而出者,官多不祥。”
(2).比喻高尚的品德。語本《詩·大雅·卷阿》:“顒顒卬卬,如圭如璋。” 鄭玄 箋:“王有賢臣,與之以禮義相切瑳,體貌則顒顒然敬順,志氣則卬卬然高朗,如玉之圭璋也。” 晉 陶潛 《贈長沙公》詩:“諧氣冬暄,映懷圭璋。” 陶澍 注:“懷有圭璋之潔。” 宋 蘇轼 《答曾學士啟》:“而況圭璋之質,近生閥閲之家,固宜首應寤寐之求,於以助成肅雍之化。” 王闿運 《瞿學士妻吳氏墓志銘》:“未貴而章,圭璋特美。”
(3).比喻朝廷有用的人才。 宋 王安石 《贈尚書吏部侍郎句公墓志銘》:“溫溫 句公 ,有美有相,不衒不求,卒為圭璋。”
“圭璋”是古代中國重要的禮器與象征符號,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定義與形制 圭璋是兩種玉制禮器,圭為上尖下方的長條形玉器,璋則為半圭形(即圭縱向剖開的一半)。古代諸侯朝見天子時,持圭觐見君王,持璋拜見王後,體現嚴格的禮制規範。
2. 禮儀與政治象征 作為“瑞信之器”,圭璋在祭祀、朝聘等儀式中使用,代表持有者的身份與權力。《禮記·禮器》記載“圭璋特”,指其單獨使用無需配飾,突顯尊貴。
3. 品德與人才比喻 《詩經·大雅·卷阿》以“如圭如璋”形容人品德高尚、氣度非凡,後世延伸為對君子高潔品性的贊美,如陶淵明詩句“映懷圭璋”。晉代文獻還以圭璋喻指傑出人才。
4. 美學與文化意象 圭璋因其材質珍貴、造型典雅,被賦予美學意義,既象征器物之美(如“珍貴玉器”),也用于描繪自然景緻的高雅瑰麗。
圭璋兼具實用禮器、權力符號、道德隱喻三重文化内涵,貫穿中國古代政治、倫理與藝術領域。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記載,可參考《禮記》《詩經》及漢唐注疏。
《圭璋》這個詞由部首“玉”和“章”組成。部首“玉”表示與玉石有關,而“章”則表示裝飾品。由于“圭璋”是一個整體的詞語,因此無法準确拆分出每個字的具體筆畫數。
《圭璋》是一個古代文獻中的詞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大雅·圭璋之什》篇目中。在古代,圭璋是一種用于祭祀的玉器,象征着貴族的尊貴和神聖。
《圭璋》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珪璋」,但這兩種寫法的意義和拼音相同。
古代人在書寫《圭璋》時,使用的是篆書或隸書的字體。這些字體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筆畫的形狀也有些許差異。
1. 雷聲轟鳴,天地為之變色,如同萬物向圭璋俯首膜拜。
2. 他的品德高尚,宛如一塊閃爍着光芒的圭璋。
3. 這個古代圭璋上刻有精美的花紋,充滿了古老的韻味。
圭璋玉器、圭璋之雅、圭璋音樂、珍貴如圭璋
玉器、玉墜、寶石、珍珠
普通石器、庸俗裝飾、平凡首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