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六師的意思、六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六師的解釋

周 天子所統六軍之師。《書·康王之诰》:“張皇六師,無壞我高祖寡命。” 曾運乾 正讀:“六師,天子六軍。 周 制一萬二千五百人為師。”《孟子·告子下》:“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後以為天子軍隊之稱。《三國志·蜀志·先主傳》:“盡力輸誠,奬厲六師……以寧社稷,以報萬分。” 唐 許敬宗 《奉和入潼關》詩:“濟 潼 紆萬乘,臨 河 耀六師。”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六:“及車駕将至,冰驟堅,六師畢濟。”亦泛指全部軍隊。參見“ 六軍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六師是漢語中具有雙重文化内涵的古代詞彙,其釋義可從曆史與宗教兩個維度展開:

  1. 周代軍事制度

    據《周禮·夏官·序官》記載,周天子統轄的軍隊稱為“六師”,即六支精銳部隊,每師約2500人,總兵力達萬餘人。這一制度體現了周王朝“天子六軍”的軍事體系,如《詩經·大雅·常武》中“整我六師,以修我戎”即指周宣王整頓軍隊之事。

  2. 佛教術語

    在佛經中,“六師”特指古印度反對婆羅門教正統思想的六位思想家,又稱“六師外道”。據《長阿含經》所述,六師主張無因果論、唯物論等思想,與佛陀學說形成對立,如删阇耶·毗羅胝子、阿耆多·翅舍欽婆羅等代表人物。《大智度論》評其學說“執邪見,壞正法”,成為佛教批判的對象。

以上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周禮注疏》(中華書局校勘本)及《中華佛教百科全書》(電子版)等權威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六師”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軍事、教育等背景綜合理解:

一、古代軍事編制

  1. 周天子六軍
    指周朝天子直轄的六支精銳部隊,每師約1.25萬人,總兵力達7.5萬。這一制度在《尚書》《孟子》等古籍中均有記載,如“張皇六師,無壞我高祖寡命”(《尚書·康王之诰》),象征天子權威。

  2. 後世泛稱
    唐代以後,“六師”逐漸成為天子軍隊的代稱,如唐代許敬宗詩句“濟潼纡萬乘,臨河耀六師”,清代魏源《聖武記》中亦有相關記載。

二、現代軍事單位

  1.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六師
    前身為紅軍部隊,曆經抗日戰争、解放戰争,1953年改編為農業建設師,駐守新疆五家渠市,承擔屯墾戍邊任務,現為新疆重要維穩力量。

  2. 新四軍第六師
    1941年由譚震林領導組建,下轄第十六、十八旅,主要在蘇南地區抗日,曾參與天目山戰役等,抗戰中殲敵1.6萬餘人,後并入華中野戰軍。

三、教育機構

河北省立第六師範學校
簡稱“六師”,1923年創辦于河北冀縣,以培養師資為目标,1937年因日軍侵華停辦,被譽為“紅色六師”,是冀南地區早期中共組織的發源地之一。

四、其他釋義

在極少數語境中,“六師”作為成語可泛指多位教師(如“六位老師”),但此用法較為罕見且非主流。

以上内容綜合多來源整理,若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相關曆史文獻或地方志。

别人正在浏覽...

拜把編人表筆慚丁滄州朝遷市變出角俶亂帶月倒殖緞子渎貨乏角兒泛潮粉堵赗助歸閑辜磔鶴相遑遑黃槿黃米賄賣濟辦傑閣鏡聽舊儒霁野積雲絶地天通扛醵課演淚幹腸斷齧啖排溺彭濞普同鎗手謙靖情迹情緒刃铓饪餗山表審顧深士說語書語厮捱四京蘇塗天涯咫尺沩仰宗文衡無目獻飨仙籞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