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遮飾臉面,喪失良心。喻厚顔無恥,忍心害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鬨丁》:“你的罪過,朝野俱知,蒙面喪心,還敢入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賀醫闾》:“凡地方富饒者,無不營謀奪情……而上下以賄成,至於蒙面喪心如此!”
“蒙面喪心”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該成語通過“蒙面”(隱藏身份)和“喪心”(喪失良知)的意象,生動刻畫了極端自私、道德淪喪之人,常見于文學批判或社會譴責場景。
“蒙面喪心”是一個成語,形容一個人行為喪失理智,盲目追求個人利益而無視他人利益和社會規範,做出傷害他人的事情。
詞義解析:
1. “蒙面”:表示遮掩面容,不讓人看清真實面貌。
2. “喪心”:表示失去良知和道德,心智徹底堕落。
拆分部首和筆畫:蒙 (草字頭)、丿 (彎鈎)、皿 (四點水)、丶 (點)、丅 (豎)。
來源:這個成語來源于民間故事和戲劇,傳說有一位蒙面殺人狂,他無惡不作,目無法紀,不斷傷害無辜的人們。這個成語因其鮮明的形象,形容行為極端惡劣的人。
繁體字:蒙面喪心。
古時候漢字寫法:蒙面喪心。
例句:
他為了達到私利,居然蒙面喪心地傷害了自己的好友。
這位官員貪污行賄,完全蒙面喪心,不顧人民的利益。
組詞:
蒙面犯罪、蒙面搶劫、蒙面殺人、喪心病狂。
近義詞:喪心病狂、瘋狂無常、惡貫滿盈。
反義詞:顧全大局、明智謹慎、克己奉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