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後半晌的意思、後半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後半晌的解釋

[afternoon]〈方〉∶午後;下午

詳細解釋

方言。下午。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一章第七節:“到了後半晌,還不見敵人的蹤影。”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六章:“每個星期六的後半晌,下堡小學照例沒什麼活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後半晌”是漢語中具有地域特色的時間表述詞,其核心含義指“下午的時間段”,通常特指午後至傍晚前的時段。根據《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記載,該詞屬于北方方言詞彙,尤其在河北、山東、山西等地區使用頻率較高,具體釋義包含以下三方面:

  1. 時間範圍界定

    在方言使用中,“後半晌”可對應兩種時段理解:

    • 狹義指“正午十二點後至太陽偏西”(約13:00-15:00),如《河北方言詞彙》中例句:“他後半晌才下地幹活”;
    • 廣義涵蓋整個下午,與“前晌”(上午)相對,常見于晉語區,例如山西民歌《割莜麥》唱詞:“前半晌收麥後半晌碾”。
  2. 構詞邏輯與語音特征

    該詞由“後”“半”“晌”三字複合構成。“晌”原指“正午”(《說文解字》釋為“日中也”),後引申為時段單位,“半晌”即“半個白天”。疊加“後”字後形成時間遞進關系,讀音遵循北方方言連讀變調規律,标注為/hòu bàn shǎng/。

  3. 文化語義延伸

    在民俗語境中,“後半晌”常隱喻“事務接近尾聲”,如歇後語“後半晌的日頭——偏西了”,比喻事物發展已過鼎盛期。此用法在民間故事《楊家将》評書版本中曾出現,描述戰役局勢:“眼瞅着這仗打到後半晌,金兵的氣焰早滅了七八分”。

網絡擴展解釋

“後半晌”是一個方言詞彙,主要用于描述時間,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下午時段,尤其指午後較晚的時候(如接近黃昏),相當于普通話中的“下午”或“傍晚”。在陝西等地方言中,也可特指“黃昏時分”(如“後晌我們去吃飯”)。


二、詞義解析

  1. 構詞分析

    • 後:指時間的後半段;
    • 半:表示“一半”;
    • 晌:原指白天,可細分為“前晌”(上午)和“後晌”(下午)。
  2. 時間範圍
    通常覆蓋整個下午,但具體使用時會根據語境調整。例如:

    • “初四的後半晌,山坡根人影婆娑”(泛指下午);
    • “寒冬臘月坐敞篷車,後半晌到達”(接近傍晚)。

三、方言使用特點


四、例句參考

  1. “今天後半晌,咱們一塊到公園走走!”
  2. “救護車後半晌才來,産婦和孩子已經完了。”

如需更詳細的地域用法或例句,可參考方言詞典或地方語料庫。

别人正在浏覽...

百不獲一必得禀告不便之處材高知深蒼耳稱賦崇高榱提單缣的爍疊石為山兌換發水翡帱公民挂心鼓盤和鸾和尚在缽盂在候儀惠存會規階沿晉陽關九虞舉地橘井闚玩遼東白鶴貍變厲服曆瀾内判辟暑鉗塞錢學森起鳳騰蛟旗紅驅鬼人牆日要商葉煽結山左勝事繩紋申敬食不遑味算博士俗講縮迹速檀條記頭頭推下萬無為底誤筆五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