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邪謀的意思、邪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邪謀的解釋

6*惡的計謀;陰謀。《漢書·五行志下之下》:“ 劉向 以為明年 淮南王 安 入朝,與太尉 武安侯 田蚡 有邪謀。” 唐 白居易 《薛中丞》詩:“直道漸光明,邪謀難蓋覆。” 清 夏燮 《中西紀事·剿撫異同》:“為和議貽禍至烈,伏求博采讜論,力黜邪謀,早決大計,轉危為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邪謀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一、核心釋義

邪謀(xié móu)指不正當的計謀或陰謀,強調手段的陰險性與目的的非法性。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1. “邪”:
    • 本義為“不正”,引申為“奸詐、非正統”,如《說文解字》:“邪,琅邪郡。從邑,牙聲。”後泛指偏離道德準則的行為。
  2. “謀”:
    • 指策略、計劃,如《論語》:“好謀而成。”中性詞,但結合“邪”後轉為貶義。
  3. 合成詞特性:
    • 屬偏正結構,“邪”修飾“謀”,凸顯謀劃的非法性,常見于批判性語境。

三、應用場景與經典用例

  1. 曆史文獻:
    • 《三國演義》中董卓“邪謀篡位”,形容其篡奪政權的陰謀。
  2. 法律與道德批判:
    • 現代用法多指欺詐、腐敗等違法行為,如“利用邪謀騙取錢財”。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3.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2013(影印本).
  4. 楊伯峻. 《論語譯注》. 中華書局, 2017.
  5. 羅貫中. 《三國演義》.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8.

網絡擴展解釋

“邪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邪謀”指不正當的、陰險狡詐的策劃或計謀,通常帶有貶義,強調通過非正當手段達成目的。

二、詞源與結構

三、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常用于描述政治鬥争或陰謀,如《漢書》記載淮南王劉安與田蚡的“邪謀”。
  2. 文學創作:如白居易詩句“邪謀難蓋覆”,暗喻不軌企圖終将暴露。
  3. 現代語境:可指商業競争、人際交往中的不正當手段。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經典例句

  1. 《漢書·五行志》:“劉向以為明年淮南王安入朝,與太尉田蚡有邪謀。”
  2. 清代夏燮《中西紀事》:“力黜邪謀,早決大計。”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書》或唐代詩詞等曆史文本。

别人正在浏覽...

百不一遇百發百中百益紅杯影礤牀兒參兩測控瞠乎後已騁奇楚墟得士釘靴短語杜陵遺老蛾伏遏私發忿法駕導引凡調放依風匣風行草偃分至甘肅省高壓脊餶飿龜鏡國制鴻振環纡嘉亨赆送軍餘開涖雷居士六月飛霜亂命縷金團沒氣力悶捱捱命介目前破家亡國欠事切莫曲律人多勢衆生查子神箭審禮書生肆長速熟台隸天燈痌瘝一體銅金文螺饷物仙京